当前位置:

读书家风满神州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娜 编辑:李子璇 2016-04-14 09:56:36
时刻新闻
—分享—

安徽铜陵新华书店里,一位家长带着孩子选购图书。资料照片

安徽铜陵新华书店里,一位家长带着孩子选购图书。资料照片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我国重视读书的家风古已有之。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所说,“我国有着最古老的书籍文明,最久远的读书传统,读书继世、崇尚读书之风绵延数千年。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形成了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筑牢了凝聚家国共识的基础”。
  
  在当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这一理念,已逐渐成为大多数国人的共识。近年来,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找寻我们身边那些拥有良好读书家风的榜样之家,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家庭“见贤思齐”。
  
  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组织开展,产生积极反响。
  
  2015年7月,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启动。
  
  今年4月12日,入选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的959个家庭名单正式揭晓,再次为各界所关注。这些入选家庭,来自全国天南海北,是我们身边最寻常可见的基层家庭。它们都充满书香,同时又各有各的动人故事。
  
  书香情怀 世代传递
  
  沧桑逝水,风习递嬗。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方式和平台逐渐发生变化,但对书籍的挚爱和蕴藏在书香中的情怀,依然在这些家庭中传承。
  
  生于民国初年的广东省湛江市的梁凌亚老先生,今年已94岁高龄。其家庭从曾祖父起开始五代教书,是名副其实的书香大家庭。梁凌亚自小受家庭读书氛围的影响,喜读诗书。梁凌亚的4个儿女中,有两位从事教师职业;孙辈10人中,有9个为大学或研究生毕业。近年来,梁老捐献出自己毕生的大量藏书,先后在家乡建立了两个图书馆,造福当地百姓。
  
  作家兼音乐家张树桐,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的书香世家。自明清以来,其祖辈多饱读诗书,能写能文。张树桐的祖父满腹经纶,常在夏秋之夜为村民说书论古,并手抄多种古籍,以此为乐。至树桐先生父辈,亦秉承家训,勤奋读书,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四方。
  
  耕读传家 造福乡邻
  
  耕读传家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全国各地仍不乏普通农民家庭热爱读书并由此造福乡邻的感人事例。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向阳村的农村妇女赵春宏,虽然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一直热爱文学。她不仅带动自己的家人一起读书而且还将家庭藏书免费借阅给附近村民。2008年起,赵春宏又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不断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孩子看到她的文字一篇篇变成了铅字,也开始读书。
  
  甘肃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的王丕顺家庭,不仅自己重视读书,而且还把家里的一万多册藏书和上百种杂志免费向村民开放。王丕顺还在家中设立中华孝道讲习堂,并开办常年免费开放的会州博物馆,经常组织周边村民及学生参加各类读书活动,在当地享有很高的美誉度。
  
  来自浙江舟山市的沃银才老人,自2011年起,用自己家里的台门街道店面房无偿办起“台门农家书屋”。他和老伴两人义务做图书管理员,坚持为读者着想,提供良好的借阅服务,还提供饮水、电灯、电话服务,年均借书3000余册,切实解决了当地居民读书看报难问题。
  
  藏书丰厚 以读为乐
  
  今日中国,不乏典藏珍稀版本的藏书大家。在入选的这些普通家庭里,藏书丰厚、以读为乐者也比比皆是。
  
  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马学忠老人已年逾八十,一生从事教育、地方志编纂和满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长年坚持毛泽东图书文献收藏。50多年来,马学忠共收藏毛泽东传记、著作、诗词、书法、画册等3000余册,还收藏各种专业书籍和资料文献12000余册(份)。多年来,他接待借阅图书的学生、干部、教师400余人次,举办多场毛泽东著作诗词书法等精品展。2003年12月26日,马学忠创建毛泽东书斋;2015年6月,书斋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伊通满族自治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南省双峰县的阳剑家庭,因藏书多而成为社区的阅读点和文艺中心。为了让更多的人爱好读书,他们家的藏书对外开放,同时专门设立了“读书文学沙龙”,从2012年起,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阳剑还利用在当地文联工作的便利条件,举办了“双峰文艺大讲堂”,坚持每月开课二至三次,免费为听众讲授各种知识。
  
  河南省舞钢市的马作栋家庭,二十年来省吃俭用,购置书籍、订阅报刊杂志、设立书库、建有城镇少见的家庭藏书室,拥有书籍6万多册。利用家庭书库,马作栋家庭无偿向邻居、同事出借图片,为社区文明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有力推动了群众性读书活动和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推广阅读 传播书香
  
  本届推荐的书香之家中,有不少家庭不仅自身崇尚阅读,还像一颗颗种子,积极投身阅读推广,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书香。
  
  福建省石狮市的蔡友谋,创办绿洲读书社已24年。读书社目前已建立了32个分社,参与人数近万人。书社多年坚持开展各种类型、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出“读有益书,做文明人”,深得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认可和支持,成为石狮市文明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被誉为“一所没围墙的学校”。
  
  重庆市綦江区的杨贤清家庭,自1996年起长期收留和教育家长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主动将家庭藏书借给学生阅读欣赏,累计500余人次。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样。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将对家庭美德的培养产生重要作用,并对提高公民素质、塑造人文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效应。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让更多的家庭“见贤思齐”,让更多的“自然人口”转变为“读书人口”,从而建成一个“书香中国”。
  
  (本报记者 吴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