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卡阅读”,书非“逼”不能读也?

来源:文汇报 作者:黄启哲 编辑:李子璇 2016-08-19 09:53:3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黄启哲

  书业专家关注阅读新生态:时下,上海活跃着大大小小近千个读书会,微信群成为标配,不仅衍生出微信课等线上阅读讨论,还用“打卡”方式“逼”年轻人养成读书习惯

  有一种说法认为网络是纸质阅读的“终结者”,社交软件成了碎片阅读、“浅阅读”的始作俑者。不过在一群沪上爱书人这里,网络却成为“深阅读”的平台。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上海青年读书会同城对话第四季“爱阅读乐分享———网络助力阅读”,亮相本届上海书展。多位沪上读书会负责人不约而同谈及“打卡阅读”的新模式。

  自古“书非借不能读也”,到现在成了不打卡没法养成阅读习惯?多家书友会负责人表示,如今上海活跃着近千个读书会,微信群成为“标配”,用“打卡”方式“逼”年轻人养成读书习惯。

  知识云分享,弹幕就是提问区

  读书会如何玩转网络平台?活动现场,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周洋,展示了一段苗苗读书会在弹幕网站Bilibili上传的《打造儿童的阅读环境》视频,为亲子阅读提供专业建议。一场线下读书会通常在二三十人左右,网络辐射力则更加广泛。上传才两天时间,已经有千余条弹幕留言:“房间比较小怎么建立阅读区?”“环境应该布置成什么颜色,选哪些书?”许多年轻家长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避免孩子沉迷游戏,因此,读书会的视频弹幕就成了他们即时的提问区。周洋告诉记者,这些问题都将以弹幕的形式进行解答,一些话题还会成为下一场线下读书会的讨论主题。

  用线上讨论推进线下阅读,也在“微信课”中得到体现。参与者不必担心微信群的你一言我一语淹没了讨论的主题,“微信课”自有规则:主讲人在前一天发语音讲课领读,其他成员禁言,第二天其他成员再进行讨论,最后由主讲人一一点评。同济复兴古典书院代表郁迪把这种网络阅读定义为“立体细分的学习模式”:“由于网络平台的延时、暂停、回放功能,这也改变了必须所有人聚齐在一起、占用整块时间的传统集体阅读模式。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享、答疑、讨论,分时分块地进行。借助微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此外,复兴古典书院还利用喜马拉雅FM平台进行音频分享,郁迪表示,如果说微信群是深度讨论,那么音频播放平台的传播辐射范围则更广。

  每日一字,网络时代也可以“细嚼慢咽”

  互联网助力阅读,不只体现在分享方式的多样化,也让一些冷僻的经典和古籍发挥长尾效应,找到年轻的读者群。“国学新知”以《左传》《中庸》等国学经典为阅读对象,别看一次常规的线下读书会不过数十人参加,可在网络上,他们却拥有近90万的粉丝。近期,他们又选择了《说文解字》作为解读对象,以“每日一字”的形式在微信公众账号推送逐字解读的视频和文章,每篇的平均阅读量达到上千次。

  相比于历史故事,《说文解字》作为一本“古代的字典”主要梳理汉字的形、音、义,看似繁琐专业的内容为何能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国学新知”理事程杰说:“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日益产生兴趣,汉字就是一个很小的切口。我们邀请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的专业人士主讲,梳理汉字的发展脉络,既有专业知识,也结合当下汉字意义的迁移进行阐发。不少读书会成员打趣说,了解就算是给孩子起名也很有帮助。”以“王”字举例,过去有种说法是从老虎头上的毛色花纹演化而来。其实甲骨文中,“王”与“士”同源,而在篆文中,“王”与“玉”字形相似,区别在于“玉”的3横疏密均匀,而“王”的3横上密下疏,后为区别两字才为表“玉”的字上加上一点,所以现在不少王字旁的汉字如“琪”“珏”其实都与玉石相关,而这些字正是不少人名字的高频字。

  这在《说文解字》原文中不过数十字的内容,最终被衍生出整整一堂课的干货,这样的读书会更像是高校的精读课。程杰认为,在网络时代,一些经典更应该“细嚼慢咽”。这样的经典文本资源不难获取,然而自己对着文言文和生僻字很难啃下去,有了读书会的引导和讨论,使得经典更容易亲近。

  据悉,“悦读青春”上海青少年深阅读计划之青年读书会同城对话,已在上海书展期间连续举办4届。主办方致力于营造以深阅读为生活时尚的上海青年读书文化氛围,让阅读成为上海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