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和一本书的故事]阿迪力:切糕王子的创业之道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王嫣 2016-09-23 11:38:5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可医愚,可启智;可广见闻,可增知识……《书香湖南·我和一本书的故事》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以阅读内容,分享人生为主题,邀请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委员杨庆祥、羽毛球世界冠军鲍春来、创业新贵张天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蔡紫等行业精英加盟录制。9月19日起,红网阅读将和快乐深度传媒联合推出“我和一本书的故事”系列视频,共7期,用榜样的力量传递阅读人生中“有价值的思想”,引导读者认识“全民阅读”的真正内涵。

  

    本期荐书人:阿迪力▪买买提吐热

    推荐图书:《活法》

    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赢利!做企业人的目标是什么?帮企业赢利!然而,为什么在财务报表形势喜人、经营业绩节节攀升的同时,我们还会听到公司员工对老板的私下抱怨,看到高层们面对发展的十字路口无法舒展的愁眉,甚至此时正目睹着各界舆论对业界翘楚、时代精英们毫不留情、铺天盖地的指责与奚落?诚然,所有企业及企业人都恪守着赢利——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参透了利益背后的玄机?中国并不需要“道义放两边、利字摆中间”的商业大鳄,更不会提供给缺乏德行、忽视修为的企业人广阔发展的康庄大道;如果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枝独秀,就必须要剖开经济的表象,探求企业的本质,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这本《活法(新版)》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的传奇,他不用优美的文字取胜,也不用高深的说教让人五体投地,而是将其多年心得以质朴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企业人会从中领会真正的企业发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将感受到最高境界的“为人之道”。

  在线试读:

  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一条人生法则 世事难遂人愿——对于人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我们无意 中就会产生这种看法。然而,正因为我们有“事不遂愿就是人生”的想法,才导致了“事不遂愿”的结果。因此,不如意的人生,就产生于你自己消极的想法。

  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维的产物,许多成功哲学都这么强调。从我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我把“心不唤物,物不至”作 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就是说,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 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 成”。

  换句话说,一个人心中描绘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会如愿地在其人生中出现。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这样、 必须这样”,这种愿望比谁都强烈,热情达到燃烧的程度,这比 什么都重要。

  我第一次切身感受这个道理是在40多年前,第一次听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讲演。当时的松下先生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被神化, 我也刚开始创业,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者。

  当时松下先生谈到了著名的“水库式经营”。未建水库的河流,遭逢大雨,就会引发洪涝,而连日干旱,河水就会枯竭。

  因此要建水库蓄水,使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免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企业经营也一样,景气时要为萧条期做好储备, 经营应该留有余裕。

  听松下先生这么讲,挤着几百名中小企业家的会场里,不满的声音如波纹般传开。我坐在后面,明白这些牢骚的内容。

  “说什么呢?正因为没有余裕,所以大家才每天挥汗如雨、 恶战苦斗,如果有余裕,谁愿意如此辛苦呢?我们想听的是怎 样才能建水库,而你现在只是强调建水库的重要性,有什么 用呢?” 在交头接耳的埋怨声中讲演结束,开始答疑,一位男士站起来,表达了这种不满:“如能实现水库式经营,当然很理想, 但现实是做不到。怎样才能做到,如果不教我们具体的方法, 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听到这个问题,松下先生温和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沉默片刻,他便自言自语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尽管不知道,但必须要建水库,你必须得这么想。”听松下如此回答,全场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松下先生答非所问,因而感到失望。

  然而,我却既没有失笑更没有失望,不仅如此,我受到了 莫大的冲击,犹如电流通过全身。我一时竟有些茫然失色,因为我感觉到,松下先生的话对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真理。

  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 “你必须得这么想”——松下先生自言自语说出的这句话, 传递了一个真理:“首先得想”这很重要。造水库的方法因人而 异,不存在千篇一律的办法可教,但是,首先得有建造水库的 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是一切事情的开始。松下先生想表述的肯 定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如果你内心不予呼唤,方法也不会来,成功也不会来。因此,首先得具备强烈而切实的愿望,这一点最重要。

  这种愿望成为起点,最终定能实现。一个人的人生,和他内心描画的蓝图一样。愿望就是种子,为了在人生这个庭院里扎根、 长茎、开花、结果,种子是一切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个贯穿我们一生的、时隐时现的真理,在松下先生有点 踌躇的喃喃自语里,我初次感受到,尔后又在自己实际的人生 经验中进一步学习、领会和掌握。

  但是愿望要变为现实,普通程度的、随便想想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是“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能那样该多好啊”这种淡然的、可有可无的、不迫切的愿望不行。愿望强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 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如果从身上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抱着这样的愿望,聚精会神地、一心一意地、强烈而透彻 地进行思考,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能力和努力程度几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人们立即会说,那是因为运气、因为命运, 但是我却认为,原因在于他们所持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热度、 大小程度上的差异。

  我这么说,有人或许不赞同,认为我的说法过于乐观。但是,废寝忘食,思考、再思考、透彻地思考,这可不是简单的行为,必须持续抱有不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乃至不知不觉 中让这种愿望渗透到潜意识之中。

  在企业经营里,特别是要开展新事业,要开发新产品时, 用头脑思考一下,多数人的判断是“这很难啊,不大可能成 功”。如果一味顺从这种“常识性”的判断,那么“可能”也 会变成“不可能”。如果真的想要做成一件新的事情,不可或缺的首先就是“强烈的愿望”。

  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首先需要达到“痴狂”程度的强烈 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进。不管是人生还是经营,这才是达到目的唯一方法。

    相关链接:往期回顾

    [我和一本书的故事]汪涵:远离名利场的疏离与自在

    [我和一本书的故事]张天一:创业宠儿的禅之道

    [我和一本书的故事]鲍春来:梦想不晚不言弃

    [我和一本书的故事]杨庆祥:大时代到小时代 从绝望中找希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