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跨界诺奖得主鲍勃•迪伦笔下的诗意人生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王嫣 2016-10-14 13:32:3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3日下午1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作家兼歌手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颁奖理由则是他在美国歌曲中注入了创新的“诗意表达法”。鲍勃·迪伦曾如此评价自己“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红网阅读梳理了鲍勃•迪伦的经典作品,让我们跟随着他的笔触,感受这位跨界诺奖得主的诗意人生。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1961年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名为《鲍勃·迪伦》。1963年起,琼·贝兹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

  曾于1997至2002年连续六年和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16年10月13日,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图书作品

  《编年史》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摇滚歌手,并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他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和后来的音乐人。他真正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本书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剖析鲍勃·迪伦的真实生活和内心,让你重新认识一个“全新”的鲍勃·迪伦。

  书摘:

  那些绝妙的形象,全然在纯粹的意念中生长,但它们真的源自那起点吗?堆满破烂的街道,旧水壶,旧瓶子,还有一只破罐子,废铁,残骨,破布,那守着钱柜的疯妇。如今我的阶梯已消逝,我只有躺倒在污浊的废品铺中,那所有阶梯起始的地方。

  ——WB叶芝,《驯兽的逃亡》

  “我这儿有样东西,它将解决我们的麻烦。”

  “哦?接着说,它是什么?”

  “录音带。”

  “哦,真好!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又一卷录音带。这一卷是什么?哥本哈根,1966年4月30日,散失的第二卷?老兄,我们已经有八千卷录音带了,我们这辈子都没法听完它们。”

  “它不一样。”

  “噢,那它是什么?”

  “鲍勃的头脑。”(不安地环顾四周。)

  “那是什么?!”

  “它是鲍勃的头脑里仅有的三卷录音带之一,来自他1997年在医院做CT扫描的时候,呃,因为组织胞浆菌病什么的……”

  “有点儿吓人。”

  “但你听出这是什么意思了吗?”

  “听着……老兄……你没事吧?”

  毫无疑问,这样的录音带应该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恰恰是我们想了解的:迪伦的头脑在想些什么?他是如何思考的?他究竟要表达什么?“雨的答案”是什么?诸如此类。但是,等一下,他头脑里的头脑思考了些什么呢?我们必须寻找其他方式,去探究难以捉摸的鲍勃。只有这样才行,因为迪伦是一个垮掉派小说家,他像杰克·凯鲁亚克那样写作。六十年代中期,迪伦杰出的专辑中那丰富多变的幻象,是他内心骚动的表达,也映照着其时正在碎裂的文化。《席卷而归》(BringingItAllBackHome),《重访61号公路》(Highway61Revisited)还有《无数金发美女》(BlondeonBlonde)中的那些歌曲,是他内心矛盾和街头冲突的体现,是关于他自己和那个时代的虚幻式自传——六十年代混乱的标志和精神状态。

  迪伦正好出现在对抗文化孵化的时刻,他的人生与大众波西米亚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迪伦内心的狂热恰好吻合当时反主流修辞、毒品、政治激进、神秘主义以及被放大了的漂流情结。迪伦的个人故事——不管他喜不喜欢这故事——与六十年代及其影响力交织在了一起。

  一个机敏、多变、不可捉摸的灵魂,以他惊人的准确性表现了美国的“第十九次神经衰弱”(滚石乐队歌曲名)。断片式的形象和立体派立体派(cubist),视觉艺术概念,这里形容迪伦的歌曲具有某些抽象的、现代的表现手法。歌曲取代了民谣歌曲(folksong)folk和ballad两个词都有民谣的意思,为区分它们,本书将folk译为民谣,ballad译为歌谣。前者既可泛称欧洲传统民间歌曲,也指美国民谣运动中的当代创作歌曲;ballad则主要指传统民谣中的某一类形式。中的故事讲述和歌谣(ballad)形象,并且将抗议歌曲的宣传口号转变成一种煽动性的、梦魇般的视像,在其中你难以区分外界的混乱和内心的不安。

  不管迪伦逃离风口多远,他都无法摆脱自己与对抗文化间的联系;他与他的时代有着犹如脐带一般的牵连。他在七十年代初经历的创作困境正好与那时的文化危机对应发生,也并不奇怪了。公众面和私人面的迪伦——其音乐、其时代,以及我们对他的感知——是内在交织的,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

  这正是为什么他变换了众多角色出现:风尘仆仆的歌者、街头顽童、“漫游的杰克”(RamblinJackElliott)的儿子、民谣救世主、霓虹灯兰波、旧约先知、亚米西农民、乡村邻家男孩、白面化妆剧演员、帽里藏花的什罗普郡少年、耶稣一般的鲍勃、哈西德派(犹太教)的鲍勃、缠着WWE腰带的晚期猫王、不停巡演的迪伦、杰克·费特、活着的美国国宝……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以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写作,并与鲍勃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人物都建立了联系,并对其中的大部分人进行了新的专访,从而清晰地描绘出鲍勃人生的每一个方面。
[NextPage]

  诗与音乐

  《时光慢慢流逝》

  山中的时光静寂缓慢,

  我们坐在桥畔,在泉水边散步,

  追寻野生的鱼群,在溪水上漂浮,

  当你置身尘外,时光静寂流逝。

  我曾有个心上人,她娇小、美丽,

  我们坐在她家的厨房里,她妈妈做着糕点,

  窗外的星辰闪烁高悬,

  时光静寂流逝,当你找到你的心爱。

  不是没有理由搭一辆货车去小镇,

  不是没有理由再去那集市。

  也不是没有理由再来来回回,

  不是没有理由去每个地方。

  白日的时光静寂缓慢,

  我们注视着前方,努力不使之偏向,

  就像夏日的红玫瑰逐日盛开,

  时光静寂流逝,永不复返。

 

  《吉普赛人》

  去看那吉普赛人,

  他落脚在一家大旅馆内。

  当他看到我,他微笑着,

  说,哦,好,好。

  他的房间黑暗、拥挤,

  电灯低垂,灯光黯淡。

  你好?他对我说,

  我也如此向他问询。

  我来到旅馆大厅,

  打了一个短暂的电话。

  那儿有一个漂亮的跳舞的女孩,

  她大声说着话,

  “去看吉普赛人。

  他可以在你身后消失,

  驱逐掉你的恐惧,

  带你穿过镜子。

  他曾在拉斯维加斯表演,

  现在他将在这儿演出。”

  旅馆外面灯光闪烁

  河流如泪水的薄彩,

  我远远地观看着它们

  音乐响起在我的耳边。

  我回去看那吉普人,

  节目即将开始。

  吉普赛人的房门大开

  但是那吉普赛人已经离去,

  还有那个漂亮的跳舞的女孩,

  从此难觅她的芳踪。

  我看到太阳已经升起在

  明尼苏达州的小镇上空。

 

  《溪谷下游》

  你的气息是甜蜜的

  眼睛像天空中的两颗宝石。

  你的背影笔直,头发柔顺光滑

  当你躺下,靠着枕头。

  但我却没有心动

  没有感激或者爱意

  你并不是为我忠诚

  而是对天上的星辰。

  上路之前,再来一杯咖啡,

  再来一杯咖啡我就走

  去那溪谷的下游。

  你的爸爸是一个亡命之徒

  一个职业流浪者

  他将教给你怎样挑选和决定

  怎样投掷飞刀。

  他俯瞰着他的王国

  没有陌生人能够闯入

  他的嗓音颤抖,当他大声咆哮

  为了一碟子食物。

  上路之前,再来一杯咖啡,

  再来一杯咖啡我就走

  去那溪谷的下游。

  你妹妹感觉到她的未来

  会像你的妈妈和你自己。

  你从不学习阅读或写作

  书架上也没有一本书。

  你的希望没有极限

  你的声音像一只草地鹨

  但你的心像海洋

  神秘而幽深。

  上路之前,再来一杯咖啡,

  再来一杯咖啡我就走

  去那溪谷的下游。

 

  《漫游者》

  我来到那漫游者的墓穴,

  长久伫立在它的边上,

  我听到一个低低的声音说:

  孤身睡眠在这里多么惬意。

  风雨连绵,雷声不绝

  仿佛团聚一样喧嚣

  但我的情感平静,灵魂静憩,

  把眼睛上的泪水全部擦去。

  主人的召唤迫使我离开家,

  从此一无牵挂,

  后来我患上疾病,沉入坟墓,

  而我的灵魂飞翔在房屋之上。

  请告诉我的朋友与我最爱的小孩

  不要为我的离去哭泣。

  同样的手领我穿过最深的海洋

  亲切地帮助我回到家。

  (周公度 译)

 

  《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够获得自由

  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

  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