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术分量与文化意义兼具的力作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会凌 编辑:王嫣 2016-10-30 09:43:07
时刻新闻
—分享—

  周会凌  

  红色题材文学研究是一个兼具文学与文化意义的重要学术领域,刘起林博士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专著《红色记忆的审美流变与叙事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堪称这一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

  该书是作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作者认为,红色记忆是一个具体内涵随时代变迁的动态历史过程,全书史论结合地考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红色记忆的审美流变,并将红色记忆审美分为革命往事追溯、建设道路讴歌、创伤记忆审视和变革时势考察四种叙事境界,进行了点面结合的探讨,还从21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全局的高度,阐述了红色记忆审美应有的文学道路和文化品格。其中表现出以下特色。

  理论高度与历史厚度并存。该书以“红色记忆”为视角和枢纽,有效地梳理和整合了新中国60余年间的各类相关题材创作,并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及其时代需求的高度,在开阔的理论视野中进行了直抵文学规律与时代文化本质的论辩。作者又秉持论从史出、以论驭史的原则,不管是梳理中外红色记忆审美的精神渊源,还是探讨开国时期红色题材创作的审美属性、概括多元语境红色记忆重构的叙事形态,都表现出深广的历史认知力和高度的理论概括力。

  宏观探讨与文本细读结合。该书共分十章,第一至七章,作者选择若干具有倾向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或审美独特性的“特色作品”进行文本细读,从中揭示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问题;第八、九两章更深入一步,具有针对性地审视多元语境红色记忆重述的审美误区和整个当代红色文学研究的学理局限;最后全局性地展望红色记忆审美的文化前景。全书显现出恢宏学术视野与切实审美批评相结合的特点。

  学理阐发与实践启迪俱佳。作者具有对文学现场的熟稔和锐利的文学触觉,能从纷繁庞杂的文学作品与创作现象中透视整体态势,富有学理性地阐发各种红色记忆审美形态的形成路径、意义机制、价值底蕴和内在局限,并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可贵的前瞻意识发现其症结所在,于中肯的反思中作出准确的实践引导。尤其是作者在多层次揭示21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基本状况与总体趋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红色记忆审美应该建构“一种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诉求相适应的‘大雅正声’”的文化品格,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