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津冀三地如何共建文学平台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陈梦溪 编辑:王嫣 2016-10-30 10:14:30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28日上午“北京十月文学月”期间,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作家协会、十月文学院、《十月》杂志社联合举办了“京津冀文学期刊与创作”主题论坛,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学创作可谓名家辈出,并且都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这也是“十月文学月”的收官活动。

  “京味文学”无疑是最具北京地域风情的文学流派之一。2016年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作为现代文学公认的“京味文学之鼻祖”,老舍先生毕生创作了大量展现北京地域文化生活的经典作品。在老舍先生身后,邓友梅、陈建功、刘心武、刘恒、王朔等一代代作家,继续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与文化风俗为主题,展现北京的风格与魅力,而这也成就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辉煌及其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河北著名的荷花淀派有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完整的文学流派,著名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等。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对于天津而言,津门独特的港口和市民文化,也有着深厚的传统,冯骥才、蒋子龙等著名作家的创作,则是对天津文化最好的丰富。

  作家宁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了自己对于北京“城与年”的情感,和创作中以从北京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如何面向世界的问题。北京不但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而且是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碰撞融汇的地方,北京的包容让本身也就是世界。他谈到,“城市意味着记忆、成长、开始、结束,或重新开始,总之,城市是时间的容器。北京在我看来越来越不可把握,越来越立体却不透明。北京给予了我太多无形的东西,如果这不是一种天赐也是一种宿命。无论什么,作为一个作家,北京给予我的我都照单全收,一切都在我的写作范围之内。”

  作为70后作家群体中的新锐力量,青年作家石一枫也谈了自己对于当代“京味文学”写作的理解。他说:“‘京味’似乎已经不再与那些仪式化的旧有风俗相关,而是被内化成了一种语调、思维方式和写作态度。京味小说不再包含民俗意味,而演变成城市人心态的写照。这样的转化不仅发生在北京,同时也发生在上海、南京和武汉。中国城市的传统底蕴正在被更加新鲜的地域性格所取代,已是一个无法阻挡的事实了。”

  家乡在河北,现在北京工作的70后作家付秀莹,则要面对家乡和北京双重书写的问题。付秀莹的写作生活状况很有代表性,现在作家离开故乡到外地定居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写作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回忆和思念。而现实生活提供的创作可能性早就打破了地域差异,所以继承传统的同时,必然要求作家立足现实,把握时代脉搏,才可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力作。

  文学期刊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阵地,现代文学史上很多重要的文学浪潮和流派,包括新文学革命和八十年代的文学复兴,都与文学期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时甚至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无论是现代还是新时期,文学期刊都是发现作家、培养作家、推出作家的重要平台。众多优秀作家正是因为有了文学期刊的平台,才让更多的读者所熟知,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

  京津冀三地都有重要的文学期刊,《十月》《小说月报》《长城》等刊物,在文坛举足轻重,尤其在新时期文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三地期刊齐聚一堂,《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小说月报》杂志主编徐晨亮、《自由谈》杂志主编董兆林、《北京文学》杂志主编杨晓升、《诗选刊》杂志主编刘向东等对有关办刊经验、办刊方向细致交流。

  在现今文学杂志相对困难的办刊环境中,期刊同仁表示要继续坚持刊物的水准、独特的文学追求和思考,引领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写出真正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代表们还就在当今背景下,文学期刊如何为推动文学创作新力量作出切实努力提出了思考,并表示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打造出一个推动文学创作的三地共同平台。 本报记者 陈梦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