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华
1982年由上影导演吴贻弓执导的影片《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女孩的视角,展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的生活。然而,老北京旧帘子胡同、惠安馆门口、井窝子以及小主人公英子家门口等等这些“南城”的场景,却都是在上海拍摄的……
1960年,林海音的中篇小说《城南旧事》发表。林海音在题为《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出版后记里这样写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22年后,北影厂导演伊明看到《城南旧事》小说的影印件,将其改编为电影剧本。原本这部影片打算由北影厂拍摄,但当时两岸关系尚未解冻,小说《城南旧事》在大陆没有公开出版。北影厂出于种种考虑,最终没有投产。
剧本转到了上影厂。经过讨论,上影厂决定由吴贻弓执导这部影片。吴贻弓找来原著,读后深受感染。他在给作家叶楠的一封信里说:“我感到作者写了许多,但究其本,其实只写了两个字,就是‘别离’。一个个人物在生活的历程中偶然相遇了,熟识了,但最后都一一离去了。秀贞和妞儿是那样,小偷是那样,宋妈是那样,最后,连父亲也是那样。这一切总和起来,就是‘童年’也离我而去。”
小说中提到的北京旧帘子胡同,即影片中的惠安馆门口,井窝子及英子家门口,这堂景在影片中有210多个镜头。吴贻弓和美术师手捧北京地图,几乎跑遍了北京城。“虽有较理想的胡同,但往往在后景或中间有新的建筑,有洋灰地,或有排立着的水泥电线杆。”无奈,吴贻弓只好让制景工人在上海江湾机场的空地上搭出了这条胡同。《城南旧事》摄制组大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南方人拍老北京的戏,上影厂上上下下都捏了一把汗。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这样一个特定环境,吴贻弓三次到北京,带着主创人员走访北京人艺、北影、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以及许多从前生活在底层、熟悉城南生活的人。在演员选择上,吴贻弓特意请中央实验话剧院的郑振瑶饰演戏份很重的宋妈,请北影厂的张丰毅饰演小偷,请北京人艺的谭宗尧饰演油酱店伙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城南旧事》全片500多个镜头,主人公小英子占了300多个,因此儿童演员决定着整部影片的成败。挑演员时,面对一大群如花似玉的孩子,吴贻弓的目光停在一张红扑扑的、两腮透着苹果色的圆脸上:“那小嘴一抿,即显出两个逗人的笑靥,特别是那对乌黑晶亮的眼睛,敢于正视前方,大胆中常有几分忸怩。”她就是沈洁,10岁,在上海读四年级。
1983年,《城南旧事》在大陆上映。无数观众被影片那“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所打动,该片还成为同年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届电影“金鸡奖”中竞争最佳故事片的大热门。但在评选时,北京来了电话,说台湾报纸上发表了诋毁《城南旧事》的文章,认为大陆拍这部电影是“向台湾统战”。据评委回忆:参加会议的中国影协领导商议后,通过部队的保密电话向在北京的夏衍请示。夏衍建议不要授予《城南旧事》大奖,其他奖项都可以考虑。评委一致认为夏衍的建议合情合理,最后投票选举的结果是:《城南旧事》获得最佳导演奖(吴贻弓)、最佳女配角奖(郑振瑶)、最佳音乐奖(吕其明)。最佳故事片由《人到中年》和《骆驼祥子》并列获得。同年,《城南旧事》又获得了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这也是“文革”后拍摄的国产故事片在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奖。
后来,《城南旧事》的录像带由林海音的儿子带到了台湾。吴贻弓曾回忆说:“我先见到林海音的儿子,他在美国当建筑师。当知道他要来中国后,我们就邀请他。他很激动,说他母亲很感激我把她的小说搬上银幕。当时原作者的稿费只有八百多元人民币,他就代表他母亲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还不到4元,还说,我代表我母亲拿过版税了,我一定把录像带带给我妈妈,她肯定会非常高兴……”1988年,林海音来大陆访问,专程到上影厂与《城南旧事》主创人员会面。林海音对吴贻弓说:感谢你让我在大陆出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