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索小人物的内心孤独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张晓峰 编辑:王嫣 2017-02-14 10:01:38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同名电影的热映,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再次引起关注,销量直线上升。刘震云的小说,从乡村到城市,从历史到现实,关注的多是小人物的生存状况,表现的大都是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写出了小人物内心的孤独以及摆脱孤独的寻找和失落。

  刘震云并不认为孤独只是知识者、精英者的专利,而是认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引车卖浆者们,同样在心灵深处存在着孤独。这种作为中国经验的中国农民式的孤独感,此前几乎没在文学中得到过认真的表现。小说上半部的主人公杨百顺(后来改名叫吴摩西)、下半部的主人公牛爱国都是小人物。杨百顺为了摆脱孤独,找着一个能“说着话”的人,不惜离家出走,卖过豆腐,杀过猪,做过竹器,染过布,演过戏,种过菜,卖过馒头……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能说上话的人。后来终于碰到一个能说上话的人,他的养女——不谙世事的巧玲。但也好景不长,不久老婆跟人跑了,养女也被人拐走了。他为了找到养女,走出了延津。下部是写巧玲(改名叫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的。牛爱国的婚姻出了问题,老婆跟人家好上了。牛爱国想找一个人商量商量,帮他拿个主意,分别找了老同学冯文修、战友杜青海、工友陈奎一,结果他们各有各的烦恼,反而生出许多新的烦恼,最后只好回了母亲的老家延津。

  书中的杨百顺和牛爱国,既是主人公,又是线索。由他们,带出了一系列的小人物。卖豆腐的老杨、铁匠铺的老李、赶大车的老马、剃头的老裴、天主教牧师老詹、卖肉的冯文修、养猪的杜青海、搓背的陈奎一、开饭馆的章楚红,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烦恼,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内心孤独、苦闷、压抑。他们从你眼前走过,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过着鸡零狗碎的日子。也没有一件天大的事可以说,他们只是沿着生命的轨迹向前,试图摆脱如影随形的孤独宿命。这些人物身上,有我们父辈的影子,有我们身边人的影子,更有我们自己的影子。他们既是整篇小说的一部分,又能独立成篇,所以有人说这部作品有明清笔记小说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承袭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叙事模式,作者白描叙事的功夫达到上乘。刘震云的叙述是富有魔力的,不凭借情节、故事、传奇,而是凭借本色的“说话”,始终让人沉浸在阅读快感中,拿起放不下。

  这部书刘震云酝酿、创作了3年,自称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书,是他自个儿愿意送人的书。评论家白烨说,《一句顶一万句》是典型的语言小说,是集大成之作,是关于语言和言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张晓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