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庆祥新诗集关注80后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陈梦溪 编辑:王嫣 2017-02-28 09:39:57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作家、诗人杨庆祥携最新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与读者见面,这位80后的文学研究者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茅盾文学奖和老舍文学奖等文学大奖最年轻的评委,很多人不知道他还会写诗,实际上他从14岁就开始写诗,这已经是他的第四本诗集了。

  很多年轻人知道杨庆祥是因为他的上一本杂文集,也是近年来罕见引发很多争议的《80后怎么办?》。许多年轻人表示,“杨庆祥把我们80后的焦虑写得太真实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压力其实很大,但是上一辈人往往觉得我们衣食无忧,似乎不应该有忧虑的资格”。

  杨庆祥始终在意年轻一代的看法。这次诗集出版前,他想了12个书名,发在网上让大家投票,结果他发现60后和90后的选择有巨大的差距,最终的书名《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就是最受90后欢迎的书名。“我选择相信年轻人”,杨庆祥的解释言简意赅。

  杨庆祥的第一本诗集说起来不太“光彩”,是他在上高三时自费让出版社出的。“中学的时候我喜欢班上的女生,就开始写诗,基本上是乱写,一直写到我上高三的时候。父亲很惊讶的发现,一个成绩并不好的孩子居然会写诗,为了表示对我深切的爱意,他说要帮我出一本诗集。”杨庆祥说起这段往事有些不好意思,“这就是我的第一本诗集,当时要求80首诗,我只写了40首,我父亲就让我寒假在家里写诗。”那一年春节,别的小孩都在拜年、串亲戚、吃好吃的,杨庆祥在家埋头创作,凑足了80首。“我的第一本诗集花了6000块钱,1998年6000块钱不少了,我母亲对我父亲说,你确定要把这6000块寄给出版社,出这么一本完全没有用的诗集?我爸说确定。”杨庆祥说,“那时同学们都觉得我好傻 ,因为大家都在忙着高考,而我印了一本诗集。”就是这么一本诗集让杨庆祥走上文学的道路,他之后读了文学博士,留在中国人民大学讲当代文学,成为了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评委,各大文学论坛都有他的身影。

  书中很多诗歌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在《间歇性人类厌倦症》中写出了大都市生活中人们的疲惫、压力与隔阂:“我对陌生的理解不只来自邻居,也来自我年少的心愿渐渐模糊。我对距离的理解并不比一台手机更多……”杨庆祥说。每次坐地铁他都要看那里形形色色的人,“有一次我坐4号线上班,我对面有一个女孩子,拖着行李箱在流泪,很安静的没有哭出声,她也没有纸巾,就看着窗外。我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当时我心里有非常多的怜悯和爱。”杨庆祥说, 每个人都充满各种悲伤和痛苦,但是也充满想象和希望,还是不停的爱和拥抱,他觉得这就是人世间的力量。 本报记者 陈梦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