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行游细吹亭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引奭 编辑:李子璇 2017-03-19 10:32:22
时刻新闻
—分享—

  前些天因博物馆的民俗厅布展,需陈列一座细吹亭,于是走访了几位老人。

  和细吹亭缘分不浅。20世纪80年代初,父亲由城西调入城关,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恢复细吹亭。记得开始一两年做的,是纸竹扎的亭子。后来搞美术的文化站长林伯设计了新稿,父亲募来钱款,做了漆金雕花的木头亭子,配上当年罕见的有机玻璃宫灯,煞是好看。当时做好,未到元宵,这宫灯先是挂在我家中。在床架的两边,一边红一边绿,点上灯,引得院里院外的人争相观赏。

  细吹亭是临海正月十四元宵夜里一道别致的风景。

  说到元宵,不少人都会疑惑,元宵不是十五吗,咋弄到十四?没错,临海的元宵就在正月十四,而中秋却在八月十六。对台州历史深有研究的卢如平先生对此曾详细考证,他说正月十四过元宵的来历有28种说法,最可信服的应是筑城犒军说:临海古城始凿于晋,唐武德年间“以临海县置台州”后,扩建城墙。筑城大约正值冬春时节,而临海的正月往往又是最为阴寒彻骨的时候,筑城军匠不堪其冻。百姓见此,纷纷拿出家储的菜饭犒劳军匠。主持筑城的官员急于开工,收到各家拼凑来的食物后,想了办法,将菜肉切丁,和米粉等一起烹煮,名为糟羹。大家提前一天喝糟羹、过元宵,赶工筑城。后来为了纪念,便以正月十四为元宵夜,吃糟羹闹花灯也就成了这里的节日习俗了。

  细吹亭是个亭子,但却可以抬着走。这很像其他地方的抬阁,不同的是,抬阁里或者有人,表演的是戏曲故事,细吹亭里没人,演奏的是江南丝竹;抬阁往往是白天,或者热闹的时节上街,而细吹亭则是到了更深夜静时分才出游。透过细吹亭这个名字,一般人大约可以想象出这亭子带着江南人的那种雅致。那天我特意拜访了老人郭今朝,他对临海民俗非常了解,92岁的他耳聪目明,得知我是来了解细吹亭的,他笑了笑说,从前细吹亭很典雅,很古朴,四角、八角都有,制作也非常精巧。做得好的大约是红木色的质地,雕有夔龙凤鸟纹饰,亭角张挂灯笼。亭身每面绘梅兰竹菊或青绿、浅绛山水,配以楹联,亭上覆锦缎霞帔,颜色是素雅的。

  正月十四那夜,吃过糟羹,闹过元宵,古城里街头巷尾都安静下来后,家家户户关了门将要就寝。这时就有清雅的乐声开始奏起,是江南丝竹的乐声,很悠扬,远远地飘过来,像是沿着长长的石板街,或是在里弄街角拐过几个弯,幽幽地弥漫过来。慢慢地近了,近了又远了。这繁闹之后静宵中的丝竹声,如果能比喻,倒有些像流过的云,拂过的丝,可以把大家的心情熨得妥妥帖帖。于是就知道,这是细吹亭在城中行游了。有些人睡不着,又会“吱呀”地打开门,听着乐声,看着这张灯结彩的八抬的亭子打门前经过。晚睡的大孩子也有跟着细吹亭的队伍,一路远远地跟去。郭老先生年轻时即好风雅,知细吹亭将游,便拾步登上城中的巾山,坐到竹前松下,遥闻着山脚飘来的丝竹声,看城中明灭的灯火。这种感觉,大概与“此曲只应天上有”或“如听仙乐耳暂明”有些近似了。

  细吹亭是临海古城所独有的,据传最早为清嘉庆年间刘梦奎、于恭宗所创,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道光年间张晓山组织“昭德社”从事细吹亭制作。后来,还有成文社、近圣社等民间集社也从事细吹亭活动,竞相为民众献艺。

  到现在,元宵夜行游的细吹亭还在,可城市大了,都住得远了,那深宵中的丝竹之声就难得听到。偶尔听到,便觉得亲切,容易引发那些关于风雅的记忆。

  (作者:陈引奭,系临海市博物馆馆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