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修己安人——我读<论语>》篇目8:泰伯|民可使由之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王嫣 2017-03-22 15:21:32
时刻新闻
—分享—

  《泰伯》,主要讲礼让仁孝之德、圣贤君子之风,特别强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高度赞扬尧、舜、禹三位上古圣贤之君天下为公、礼让仁厚、刻苦任劳、矢志为民的美德。

  民可使由之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解读】使:任用,役使,要老百姓去做某件事。由:由的词意较多。这句中可能是顺随,遵从,也可解为用、任用。之:代词,代指民。知:告诉,使……明白。也可以解释为去了解民情把情况弄明白。

  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可以任用、“役使”,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由,让他们去做。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不好任用、“役使”,可能有原因。一是不知道你要他做什么怎么做,那么你要去教他们,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知之于民)。二是他们对你下达的任务有不同的看法,那你应该去调查研究,听听他们的意见,自己搞明白,然后好好地沟通(自己知之)。

  那么,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百姓好使,就顺随老百姓的意思任用他们;老百姓不好使,就要去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做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对孔子这句充满百姓情怀、群众意识的千古名言,古往今来,学者文人几乎都误读了。错误地读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可以让他们照着我的意思去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正因如此,“文革”时,孔子蒙受不白之冤,被口诛笔伐。

  我反复地读这一句,并联系《论语》中孔子关于“使民”的若干论述,为这一千古名言正义。

  《颜渊第十二》载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使用老百姓,要心怀恭敬和严肃,如祭天地祖神,使民是很慎重的大事,老百姓就是天,使民要敬。孔子曾高度评价子产郑国为相有君子之道四,“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为卿相要为老百姓谋利益,给老百姓实惠,使用老百姓要有节制,要适当相宜。《学而第一》记有孔子告诫他的学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领导管理一个国家要爱惜民力,使用老百姓服劳役要注意农时。孔子对于使用老百姓去打仗,也说:“善人教民七年”,要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才能上战场,若不训练就是糟践老百姓的生命,“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第十三》记述:孔子去卫国的路上,冉有驾车,一路上看到卫国人口多,孔子说:“百姓真多啊!”冉有说:“百姓这么多怎么办?”孔子说:“富之。”(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富了又怎么办?”孔子说:“教之。”(教他们知识和礼义道德。)可见孔子爱民之深,“富民”“教民”之切。孔子使民的思想和他敬民爱民的思想是一致的,是一以贯之的。一位仁义爱民的孔子绝不会有“不可使知之”的愚民而役的言语。

  孔子还说过:“上好礼,则民易使也。”领导者、管理者好礼,尊礼守仁,则老百姓听话好使用。老百姓不可使,多是领导者的责任。“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老百姓不可使,首先要弄明白是什么原因,使得合不合礼、合不合义、合不合群众的利益,然后告诉他们“做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自觉性起来了,“好使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