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图书进入战争》:图书是通往心灵圣地的车票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陈斌 编辑:王嫣 2017-04-25 11:03:33
时刻新闻
—分享—

《当图书进入战争》 [美]莫里·古皮提尔·曼宁著 犹家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图书进入战争》 [美]莫里·古皮提尔·曼宁著 犹家仲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好莱坞曾拍摄过一部反映二战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史诗巨片《最长的一天》,影片还原了登陆战中惊心动魄的惨烈景象。本书对这场战役也有涉及,不过描述的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一幕:在诺曼底登陆战中,“那天晚些时候登陆的士兵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些身受重伤的士兵靠在悬崖边读书的场景……”如果不是有人亲眼目睹,很难相信,那些在枪林弹雨中饱受伤痛困扰的士兵正使尽微弱气力,在书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曾在美军中发起“胜利图书运动”的第一位主管艾尔斯·沃伦曾说过,“一些印刷过的纸张是……游客们摆脱无聊或孤独,踏上振奋人心的冒险之旅的车票”。显而易见,这些伤员携带的图书无异于通往心灵圣地的车票。

  虽然本书副标题“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有夸大之嫌,但图书的作用从来不应低估,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二战最前沿,还是远离城市的孤寂角落,图书“安抚了(无数)陷入困境的思想和心灵”。

  二战时美国军队中的读书运动看似有些不经意,实则蕴含深厚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曾在欧洲大肆焚书。据统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欧洲销毁了1亿册图书”,“一万多名作家的书在德国以及所有德占区遭到查禁”。得知纳粹这一悖逆文明之举后,美国的图书管理员们针锋相对地发起了“胜利图书运动”,募集“两千万本精装书,送往国内外军事机构”。一方是千方百计剥夺公众读书获取知识的权利,一方则是想方设法让原本阅读条件极为简陋的官兵看到更多书籍。单从知识战场这个角度看,法西斯已亲手种下了失败的苦果。

  当然,美军还面临另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1940年,美国只有一支17.4万人的军队”,而在二战中,美国参战兵力高达1400万。这意味着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美国曾经发起声势浩大的征兵运动,并加快军队建设、实战训练。这也预示着在较长时期内,新兵将成为美国部队中的“中流砥柱”。尽快适应军队生活并满足作战要求,这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要难题。加强营房建设和训练力度乃应有之义,但思想锻炼显然欲速则不达,于是,应运而生的“胜利图书运动”自然被寄予厚望。

  “胜利图书运动”点燃了官兵读书的热情,而1943年问世的军供版图书,则是美国商业精神的彰显。与一开始由“胜利图书运动”发起的募书所筹到的精装书不同,军供版图书剥去了精装书的华丽硬壳,版面趋于扁平化,厚度也有明显压缩。两相比较,小巧的平装书更易于战士携带,事实上后期军供书还针对战场环境,对字体大小编排等方面作了诸多改进。也因此,相较于“胜利图书运动”募集到的精装书,军供版图书的传播范围更广,许多偏远、零散的部队均因此受益,就是在我国国内的一些旧书网站上,同样可以检索到二战期间援华美军遗留下来的一些军供版图书。

  整个二战期间,共有“1200种不同主题,覆盖各个阅读领域,共计1.2亿本军供版图书为士兵带来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与绝无仅有的阅读体验”。有些巧合的是,军供版图书发行数量与被纳粹焚书数量大致相等。事实上,军供版图书不仅为美军战士热爱,甚至还成为共同作战的盟军官兵追捧的目标。作者调查还发现,在一些关押盟军的纳粹监狱里,居然也可以看到军供版图书的踪影,足见传播影响之大。军供版图书就像一颗颗顽强的种子,只要落地就能生根发芽。

  对美军而言,军供版图书显示更大力量似乎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当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覆灭后,东方战场却战火依旧。对于欧洲战场上的大多数美军官兵而言,德国法西斯的投降,意味着他们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对遭受了珍珠港劫难的国家而言,战争仍在继续。当高达数百万的官兵必须尽快重新部署到太平洋战场上时,如何重整士气无疑是军队上下最关注但也是最没把握的难题。关键时刻,军供版图书再次挺身而出——1945年,军供图书数量“从200万册增加到500万册”。尽管如此,军方仍旧觉得这一数量不能满足需要。

  有趣的是,从今天的视角看去,军供版图书似乎彰显了两种功能,一种功能就是为战场上的官兵提供了精神食粮,另一种功能则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读者群体,而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国内创作群体。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作品和作家因为军供书而相继蹿红,比如被好莱坞一拍再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当原著从众多书目中被挑选为军供书,并受到官兵热捧后,该书“一举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作者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也因此家喻户晓。

  军供版图书还意外地创造了平装书这种新的出版模式。随着平装书在战场上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平装书销售也是节节看涨,“从1943年的4000万册增加到1947年的9500万册。到1952年,更是增加到2.7亿册。1959年,平装书销售在美国出版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精装书”。

  随着二战的全面落幕,1947年9月,当最后一批图书分别送到陆军和海军后,军供版图书项目终于结束。军供版图书从此成了军人们的记忆,但军供版图书产生的涟漪却久久无法平息。除了前面提到的形成了一批经典作品,许多军人也养成了阅读习惯,这种习惯又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战后当数以百万计的退伍军人根据《退伍军人权利法》走进大学校园后,他们“出人意料”地并没有拖大学教学的后腿,反而表现甚优。如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因为退伍军人特别用功,成绩更为优异,那些没当过兵的“普通学生开始用该死的平均分提高用来指代退伍军人学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堆积如山的图书送往训练营地,以及在战争期间送往海上军队,很多人都不会培养起读书、学习以及返回学校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显得更为有趣。随着军供版图书在战场上的走红,战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文青”——“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作家”,许多人还投稿或者直接给出版社打电话,希望出版自己的战争故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的力量当然不单单表现在二战战场上,其实在任何国家、民族,在和平时期,书籍的力量无所不在。别忘了,20世纪上半叶,那些曾引入国际思想潮流的图书,正是“五四运动”的火种。(陈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