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居城里 更OK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肖石磊 编辑:王嫣 2017-06-22 14:05:46
时刻新闻
—分享—

  肖石磊

  我本就是一个地道的乡里人,后来洗脚上岸,扛着行李,随着进城打工的人流,风尘仆仆从洞庭湖畔落脚在上海这座大城市。数年后,我还带着一家人在上海定居下来。

  我认为,乡里人进城是一种社会大趋势。我们那乡里但凡有点手艺、有点技术的人,都携家带眷离开了乡村。我们那小小的山冲,坐落在省城长沙和岳阳市的中间,两者之间的距离,基本差不多。这十多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乡邻将房子买在了长沙。他们回一趟老家,开车也就一个小时车程。只有我跑得远些,朝发夕至的火车,辗转几个省份,要在半夜才能到达家乡。

  在我们乡下,50岁以下的人,整天在家作田的并不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新一代农民,正当20岁不到的年纪,他们就想着抛弃土地,涌入城里。

  乡下年轻人,倘若读书无望,自知跳不出“农门”的,便会早早投师学艺。身有一技,走遍天下不挨饿。这是古训,也是现实。乡下人学手艺,犹如城里人考文凭,木匠、漆匠、篾匠、石匠……七十二行,行行都有手艺人。早从八十年代起,参师拜徒就成为我们那的乡里的一种进城方式。手艺成了乡里人握在手里的“文凭”,这也是他们进城谋生的技能。

  我也花了3年时间学了手艺,也随着进城的大军,来到了上海。

  老实说,我这辈人生长于农村,对于农事,不陌生,却也不熟练。插秧、割禾、种菜总是技不如人,常常招致父辈们的嗔怒,所幸从城里归来后,口袋里还是鼓鼓的,说急了,我便会抛出一张大钞拍在桌上,扭头便进了城。父辈们看见花花绿绿的票子,常常叹口气,默默收起桌上的钞票,望着我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又再叹上一口气。

  居住在城里,近些年,我不知为什么越来越想念乡里。晚上无事,我骑一自行车悠悠地骑行在上海街头。街的一边,是人工开凿的河,有一大片绿地,沿着河岸绵延开来,河有多长,绿地就有多长。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床巨大的地毯,软绵绵地让我感觉踩上去一定会像踩在云上一样。街上很静,汽车无声驶过,留下一串炫目的灯光。抬头望,月色如银,幽深的天幕仿佛水洗过一般。我坐下来,看树上的花在微风中摇曳,听蟋蟀在树丛中吟唱,心情惬意。这时,我总傻傻地想,这绵延数里的绿地,要是种上我们湖南家乡的水稻,在这夏天的夜晚,坐在田埂上,看稻浪千层,那又该是另外一种感受吧。

  想归想,但住在城里的我,仍感觉,居城里,更OK。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