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让口味杂一点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子潇 编辑:李子璇 2017-06-26 10:23:36
时刻新闻
—分享—

  王子潇

  常听人说,出差在外,最头痛的,莫过于“吃不惯”这仨字。

  比如到内蒙古、新疆出差,可你偏偏不喜欢吃牛羊肉,这就要“遭殃”了。别人拿着肉串吃得不亦乐乎,你就只能干瞪眼煮泡面。比如你不喜欢吃辣,恰好要到四川、重庆等地公干,大街小巷都是热辣扑鼻的香气,你只能去超市买些面包香肠充饥。祖国大江南北,口味驳杂各异,这种“吃不惯”,很多时候就成为你人生旅途中不大不小的羁绊。

  因此刚工作时,一位媒体前辈就告诉我,做编辑记者,适应各种口味、通吃天南海北是一项基本功,要“让口味杂一点。”

  前辈所说的“让口味杂一点”,是希望我练就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本事。但这几个字在心中盘旋久了,总会生发些新的感触——为人为文,想咀嚼出生活的妙味,写出有意趣、有内容的好文章,杂一点的口味怕更是不能或缺。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汪曾祺。这个喜欢人间草木,感觉灯火可亲的作家,写出的文章总是亲切动人,满含生活的趣味。他写北京的胡同,写昆明的茶馆,写故乡的炒米,写端午的鸭蛋,写西南联大金岳霖、闻一多等大师风姿,写承志桥南三教九流、民间艺人的绝活风采。他的文字总会让你品咂出凡常生活中隐秘的乐趣和味道,而你也会惊讶,为什么他能观察那么细,知道那样多。他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所以,听多了流行音乐,不妨听听古典音乐、民歌乐曲,那悠扬抒情、空灵婉转的旋律或许会打开你别样的情感世界;看多了青春文学,不妨读一些古文诗词,同样是点点滴滴的青春愁绪,或许有另一番唯美古雅的表述唤起你由衷的欣赏与共鸣。

  让口味杂一点,培养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新鲜感,多一些见识的积淀,也会多一些通透的灵感。常听一些作者抱怨,写不出文章是因为没有灵感。殊不知,这灵感很多时候正是博闻广识之后融会贯通下的产物。没有丰富的见闻,缺乏足够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憋硬熬自然难有好思路、好灵感。前不久张艺谋接受采访时说,拍电影,执导奥运会开幕式,执导《对话·寓言2047》全新观念演出,就是希望自己面宽一点。艺术是相通的,多一些表演形式的尝试,可以更好地开拓自己的思路,激发自己的灵感。口味杂一点,兴趣广一点,见识多一点,奇思妙想就容易更多涌现,令人称赞的好故事、好文章也容易流淌出来。

  当然口味杂不是排斥专,更不是提倡浅尝辄止或蜻蜓点水。杂是保持对世间万物好奇、包容的态度,只有懂得越多,了解的领域越多,你才能发现自己最爱什么,最擅长什么,进而钻进去,潜进去。酸甜苦辣咸都尝过,你才知道最喜欢的味道是哪个;诗词歌赋都接触过,你才好说最喜欢的传统文体是什么。正因为有了杂,专才会显得有意义、有价值。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真想要约取、薄发出好作品,不妨先让自己的口味杂一点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