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敦颐的思想地图》篇目17:依舅而读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李子璇 2017-07-11 09:59:06
时刻新闻
—分享—

  汴京追梦

  走进开封,就是走进北宋,就是走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大宋文化是它的历史烙印,《清明上河图》是它的城市全景图,一千多年前宋朝人富裕丰盈的生活在图画中向我们徐徐展开。

  我将这幅开封城的千年手绘地图攥在手中,用思想的放大镜由图画的开端扫描到结尾。从驮炭的毛驴、庞大的客船、飞架的虹桥、繁华的酒楼、不夜的客店到人声鼎沸的茶馆、匹帛铺、小吃摊、医馆;从高竖的表木、古香的灯箱、迷乱的红栀子灯到送外卖的伙计、卖鲜花的夫妻、卖饮子的摊贩;从轿子、驴车到马匹、生猪。看尽汴梁大街的勾栏瓦肆,阅尽千年前的市井百态,忘掉尘世间的俗务烦恼,我真想安心做一回大宋子民。

  当我收起这幅历史画卷,我已置身在这幅活生生的北宋生活画卷—清明上河园的景区门口。景区的大门缓缓打开,放进我这位异乡的不速之客。这座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文化遗产的园林里,汴河蜿蜒映城,楼宇鳞次栉比。我在虹桥上放眼望去,城区外是小桥流水,杨柳飘拂;城区内烟雨楼台,繁华浓艳。酒肆茶楼、农家小院、小摊小贩、当铺商城,人头攒动、人声喧嚣。我们划小船,绕石径,穿街市,登楼阁,听曲艺,看皮影,不经意又梦回宋朝。景区内除游人外,工作人员身着宋代服饰,言谈举止流露宋代风姿,让你仿佛又走回到那幅千年图画之中。那画卷里的人物活了,是你,是我。你我穿越千年,相约走在这陌生而又熟悉的街市里。

  在这场历史的梦里,在这条宋朝的大街上,我想遇见一个人。他叫周敦颐,我的千年同乡。公元1032年,15岁的他从南国来到首都开封,在这里求学、结婚、入仕,完成了自己青春岁月的人生三部曲。

  依舅而读

  10岁后的周敦颐,家运并不好走。姐姐季淳17岁时嫁与秀才陆若瑜,这陆若瑜是父亲在黄冈任县尉时一位同僚的儿子,年少聪明,一表人才,19岁中进士,与季淳青梅竹马,天生一对。但天有不测风云,季淳出嫁一年多,在第二年九月得急病而死。三个月后,八岁的弟弟敦贲又得急病夭折。这一年是1029年,对周家是极不吉利的一年,姐姐和弟弟同年离开人世,给父母和周敦颐带来了莫大的悲伤。而更大的悲伤是三年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父亲周辅成又得病离去,留下三个孩子给母亲抚养。好在周砺和卢敦文已经成年,母亲将周砺交给在上杭当县令的大伯父怀识当差,卢敦文长大后长期在周母衡阳娘家生活,已快结婚成家。只有周敦颐既失去了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又失去了求学探理的好老师。周辅成在世时,一直精心培育周敦颐,希望他给周家光宗耀祖,一离世,望子成龙的希望几近毁灭。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不影响周敦颐的学习,郑氏决定投奔哥哥郑向,只有郑向才能帮自己完成这一遗愿。于是,她让周敦颐给舅舅写信,告知家中的情况和投奔的打算。郑向接到信后,立即告诉在衡阳生活的大外甥卢敦文,让他陪同母亲和弟弟周敦颐一起到汴京来。就这样,1032年,15岁的周敦颐带着丧父的悲伤,带着少年的憧憬,带着致君尧舜的理想,跟着母亲离开了楼田的偏僻乡村,走进了繁花似锦的国际大都市—汴京。这是一个伟大母亲做出的决定,试想,如果没有这一决定,一代圣贤将消失在山野之中,充其量成为一位当朝饱学之士或地方文化名人。

  汴京是周敦颐生活的天堂。从乡村到都市,从偏僻到繁华,从丧父到依舅,从几近绝望到希望突现,这一巨大的生活反差和人生巨变,让少年周敦颐从心底产生了强烈的都市梦想。舅舅是朝中大官,又有龙图阁直学士的称号,在学术上已经达到了当今“学部委员”或“科学院院士”的地位,高薪厚禄给周敦颐母子带来了安定舒适的物质生活,繁华现代的都市生活又让多梦的农家少年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有了无限的生活憧憬。他走进了这个都市,多么希望自己能拥有和占有这个繁华都市的一切,让自己永远成为这个都市的一分子,甚至像舅舅一样成为这个都市的领导者,享尽荣华富贵,占尽人间风流。一番人生理想的躁动之后,周敦颐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之路:只有读书,才能拥有这一切!都市生活和人生梦想,让周敦颐倍添了读书的动力,让他的智力得以充分开发。他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跳进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汴京是周敦颐读书的殿堂。舅舅的家简直就是一个书海,尽管自己在楼田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有的甚至已能倒背如流。可父亲和老师的几本教科书毕竟少得可怜,填补不了他那湖海般巨大的脑海一角。舅舅家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诸子百家各类书籍齐备,他向书海的纵深处游去。而舅舅是这个书海之舟的“船长”,是知识大海的一位“博导”,公务之余,舅甥俩一个求问不止,一个诲人不倦,一两年静心苦读,周敦颐已经将儒学经典融会贯通,并且对《易经》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同时,舅舅还将周敦颐送入京都名学堂读书,延请名师教导,到20岁时,周敦颐已经是“行义名称,有闻于时”了。可以说,汴京五年,周敦颐专心攻读,完成了知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自己成为一代大儒和时代哲人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