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脸的历史》:“脸”究竟有多重要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郑渝川 编辑:李子璇 实习生:王进文 2017-07-18 10:10:02
时刻新闻
—分享—

脸的历史

《脸的历史》[德]汉斯·贝尔廷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

  “世上最值得玩味的表面仍是人的脸”。人并不总是能成为自己脸的主宰者。进入公共空间,脸就需要遵循通行的社会习俗,而这造就了所谓的社会面具。

  脸是社会面具的媒介,文化的承载体之一。正因为此,远古时期的全球各地,彼此并无交往联系的原始部落,都形成了制作面具的传统。哲学家发现,面具具有展现与隐藏的辩证关系,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及其他古文明时期。到了近代,面具与脸被等量齐观,形成了埃米尔·涂尔干所说的“双重人”。

  到了影像媒体时代,脸也成为了重要的商品符号。电视、电影、社交媒体上,开始塑造不同的脸,从电影电视时代制造的真脸基础上经化妆而成的“合成脸”,再到数字时代的“虚拟脸”。这些脸的图像取自真人面目,却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真人脸的形态。

  脸是媒体工业、文化工业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20世纪发行量最为惊人的《生活》杂志,创刊后就推出了“脸”的专栏,力图向读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图片会取代信息文本成为杂志的主导内容。《生活》杂志出版人亨利·卢斯的另一份杂志《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也成为了每期报道最为主要的文化符号,最终成为了20世纪文化的典型印记。

  欧洲著名艺术史专家汉斯·贝尔廷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2000年与多位来自于艺术史、哲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学者创立了跨学科的人类学和图像研究项目“图像媒体机构”。我们现在看到的他的这本《脸的历史》,深入探讨了远古时期至当代社会,脸在社会文化中的意义建构、进化、扩充与嬗变。

  汉斯·贝尔廷说,肖像也是脸的替代品,将面目表情从身体中剥离出来。从肖像画到摄影,人的面部影像始终没有脱离面具的本质。正是因为此,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借助文学作品而非绘画、雕塑来真正展现人的精神。

  视频是游动的影像组合,预示着脱离面具的可能性,虽然在很长时期内,电影电视都仍然依照塑造面具的模式来创作作品。而到了网络时代,数字技术可以根据许许多多张人脸的特征,生成高度逼真的“虚拟脸”——这种象征不再关乎身体,“而是在一个可发展为数字乌托邦的虚拟空间内循环往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