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食者的两难》:今天吃什么?

来源:大洋网 作者:乐倚萍 编辑:王嫣 2017-07-20 10:41:58
时刻新闻
—分享—

《杂食者的两难》 (美)迈克尔·波伦 著 中信出版社

《杂食者的两难》 (美)迈克尔·波伦 著 中信出版社

  初尝辅食的婴儿满怀期待地搜寻餐桌上的美味,再忙碌的上班族也得挤出时间思考外卖哪家强,主妇琢磨菜单时必不忘均衡营养。“今天吃什么?”随着农业、食品工业、全球贸易、物流仓储的发展,对食物的选择变多了,做决定却变难了。如此看来,迈克尔·波伦用《杂食者的两难》一整本书来探讨这个问题也不算小题大做。

  首先,波伦要给我们泼上一盆冷水:现代人的餐桌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丰富多彩。波伦把美国人称为“会走路的加工玉米”(其他现代化城市也半斤八两),因为玉米占据了每餐大部分能量来源。直接食用的玉米只是一个零头,“原材料玉米”的产物才是难以想象的泛滥:集中型饲养场中喂玉米片长大的牲畜以及它们产出的奶制品和蛋、吃玉米的鱼、饮料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浆、各种调味料里的玉米甜味剂、玉米油、来自玉米的食品添加剂大家族,如柠檬酸、麦芽糊精、淀粉、黄原胶……还有个更夸张的说法:我们在“啜饮石油”——化石燃料转化成氮肥,从而有了大规模种植的廉价玉米。本质上,自诩“杂食者”的人类可选择的食物单调得可怜。

  但聪明的现代人似乎早有应对之策。我们可以吃有机食品啊!可惜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波伦身体力行的田野调查揭开了所谓“健康食品”的面纱。一方面,有机食品的概念本就暧昧,吃着有机认证谷物的饲养猪、一天三次送上挤奶机的牛、在草皮上接触两周的“散养”鸡、放了添加剂的有机食品,都未必是消费者想象中的样子。另一方面,真正无污染、低能耗、可永续的有机食品产量极低,“一旦面对超市的期待,这条食物链就会出现问题”。而应对环境变数,极其考验有机农场主的经验和智慧。

  抱怨超市买来的肉没有“肉味”的人触到了问题的核心。人为改变生物生长规律,欺骗不了我们的味蕾,更欺骗不了肠胃——或许只骗过了钱袋。波伦总结:“你所吃的动物种类,可能没有那些动物所吃的东西来得重要。”吃玉米的三文鱼可不能给我们期望的ω-3(一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挂钩的红肉鲜少令原始部落的肉食者患病,身处食物链顶端的我们更承担了另一种风险——为食物链每个环节的风险买单。

  难怪对食品产业链了解愈多,波伦愈感无措。思来想去,只有去真正的自然里寻觅完美一餐了,像我们的采集、狩猎者祖先一样,体验他们的困境。蘑菇会不会有毒?怎样捕猎野兽?如何利用当季的食材大快朵颐?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更聪明的头脑,并不足以抵消环境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言,我们跟我们的祖先面对相似的两难:必须在“食物恐新症”和“食物喜新症”之间找到平衡。波伦提醒我们,不要忽略“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所包含的真正成本”,即我们转嫁给环境的成本。作为食物链中的个体,不可能独善其身,既然我们每天都要自忖“今天吃什么”,总该消费得更明白,偶尔也想想“明天吃什么”吧。(乐倚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