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北屋脊的壮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蒋祖烜 编辑:王嫣 2017-08-04 09:02:12
时刻新闻
—分享—

封面

  蒋祖烜

  六个月之后,我才知道曾与王新法有过珍贵的一面之缘。此前我总以为,王新法永远只能是想像中的、是文字和图片报道中的、记者口中描述的人物了。

  第一次听说王新法的故事,是在2015年深秋,我去石门县慰问挂职基层的记者,常德分社社长周勇军跟我说起了这位千里来湘扶贫的河北汉子,一下子就被故事里的主人公吸引了。这样的故事生活中并不多见,在新闻典型中也不可多得。

  当时就同勇军商量跟踪报道,随后把线索推荐给人民日报湖南分社同行,相约一起来采访。此后断续了解了他更多的事迹。

  今年2月23日晚上,王新法累倒在扶贫战场的噩耗传来,十分突然,深以为痛。但因为之前的了解,对这一典型的价值及传播有了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

  当晚即与总编辑龚政文商量,调度采访力量,长沙、常德、张家界三路记者连夜出动。第二天开始在新湖南客户端融媒体直播报道“石门干部群众送别王新法”。

  泪眼、恸哭、不舍……百里山路,万人相送。在直播报道中,目之所及是人们寄托哀思的条幅, 心之所动是人们哀痛的神情。直播报道在新湖南的点击量就超过一百万,湖南日报随后在头版头条推出长篇通讯。重大典型报道得到了湖南、河北两省省委书记的批示。不久,中共湖南省委作出了向王新法同志学习的决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也相继跟进,从各个角度讲述这位扶贫人物的故事。

  在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湖南日报和各媒体浓墨重彩地报道这位倒在扶贫一线的英雄,为扶贫攻坚的总决战带来了强大的正能量,为在全社会激发善行,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提供了精神动能。

  一位河北人、一位退伍老兵,不远千里来到湘西北大山深处,不求闻达,埋头苦干,何以引起了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我想,最重要的是他为民为公的情怀和奉献。那是我们特别认同而又十分珍稀的精神资源,是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是扶贫攻坚决战中强烈呼唤的精气神。

  勇军是本报一位资深记者,是一位能“出活”的记者,更可贵的是他长期保持那么一股工作热情、新闻激情和群众感情,自觉践行“走转改”,采写了大量“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鲜活报道。他能独家发现王新法这位典型,能以主力的身份完成典型报道,又以报告团成员的身份来宣讲典型事迹,其实不是偶然。

  偶然的是,4月末的一天,在长沙湘江之滨,第一次遇见了王新法的女儿王琼。与父亲的魁梧挺拔不同,她更像是南方的女儿,文静清秀。遗传的燕赵气质隐若可辨,明显伤感的情态也未曾消散。

  交谈中,我才知道自己曾与王新法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去年10月,在九所会议中心,第三个全国扶贫日前夕,省扶贫办和湖南日报社联合评选的“最美扶贫人物”举行颁奖仪式。恰好是我为王新法颁奖。颁证握手之际,我还问他,您是哪个村的?他回答了,但我并没有听清楚。谁知新法还很在意这一问,并嘱同行的小钟,想找我多交流几句。他认定,这一问是对他的尊重和关心。因我当时匆匆赶往另一会场,未能交谈,留下了永远的、无法弥补的遗憾。

  恰好在4月中旬,勇军命我为以王新法为题的报告文学写序,虽然我还没有读到勇军的新作,但我希望藉此把对这部非虚构作品的期待写在前面,我希望能写出一个老兵的精神,一位“名誉村长”的情怀,一位父亲藏而不语的慈爱,一位有温度而接地气的时代英雄。同时,也希望勇军在日常大量的“急就章”“易碎品”之外,能写出一部可以流传的作品。

  写到这里,联想起曾经报道过的一些平凡但不朽的人物,想起那首饱含哲理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暮春四月,万物生长,遥想春风拂过湖南的屋脊——壶瓶山,那摇曳的草木不就是生生不息的语言吗?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