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后世藏陶用瓷 也需看古人如何说陶论瓷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向敬之 编辑:王嫣 2017-08-07 08:42:29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陈雨前主编,岳麓书社

插图

  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加拿大多伦多阿迦汗博物馆与新加坡合作推出“失去的独桅帆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现”文物展,展示数百件来自近1200年前沉没的一艘阿拉伯商船上的中国唐朝“货”,为人们讲述了神秘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段故事。萃珍都是从沉船打捞瓷器,包括唐青花盘、邢窑碟、白釉绿彩及越窑瓷和长沙窑瓷。1998年,德国寻宝者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大礁岩附近发现沉船,开始打捞,命名为Batu Hitam,即黑石号,上有瓷器67000多件。时间回溯到1100多年前,刚经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告别了“纸香墨飞词赋满江,霓虹闪烁歌舞升平”的黄金时代,黑石号满载阿拉伯商人大肆收购的巨量便宜而精美的“大唐制造”瓷器,沿长江入海,经越南一路乘风破浪,却最终消失在印度洋上。这一失联就是千年,但证明中国陶瓷创造深得外国人的喜爱。

  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辉煌的片段,进一步证实了中国陶瓷足以成为世界工厂,创造着一个无与伦比的中国形象。唐朝陶瓷窑口林立,匠师们另辟蹊径,创造地将铁、铜、孔雀石等呈色剂掺入颜料,用笔沾颜料直接在未烧制的瓷胎上绘饰图案,再上一层釉入窑烧制,通过熟练掌握窑温,使瓷器上呈现褐、绿、酱、铜红等一种或多种色彩,甚至将带彩堆贴胡人舞乐图、狮形图,彩绘的椰林、葡萄及一些鸟鹊等异域文化元素融入陶瓷产品。这是中国陶瓷制造的一个奇迹。

  此奇迹,可溯源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中国制作彩陶技艺就出现在世界文明史中。早在欧洲人掌握制瓷技术1000多年前,汉朝就制造出精美的瓷器,出现在同罗马帝国的交往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收藏和使用陶瓷,由来有之,时过千年,今人更甚,进一步使用到高新科技上,成就中国陶瓷的最新使用。这是一种文化血脉的赓续,也是一种物质生活的选择,更是一种产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陶瓷器因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备受世人的推崇,我们更有必要对古陶瓷名物、生产、用途、交流和文献有一个充分的理性、清醒的认识。陈雨前领军景德镇陶瓷学院理论力量完成的《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上、下两卷,为此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方便清楚地了解陶瓷从原料采选到烧制、成为商品、进入市场的全程,了解陶瓷的原料采集、筛选、淘选、拌和、生产及拉坯、晾干、道路、烧制流程,了解古人们制陶作瓷时,所产生的陶瓷历史文化、种类、窑口、原材料、生产工艺、贸易交流、规章制度、人物、鉴赏等。这从文献理论上重建陶瓷的生产组织和贸易形态,为全面研究和展示中国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古代重经史、轻理艺。人们生活中到处是形形色色的陶瓷用品,鉴赏各种各样的陶瓷器物爱不释手,但能在理论上对此技艺能有深入研究的著述,不为多矣。这导致当下对中国古陶瓷艺术作文献研究,依有所据者寥寥可数。加之我国陶瓷生产方式在各时期、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文献资料多寡不均,特别是明清时景德镇窑作为御窑身份的确立,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留存较多的珍贵文献。故御窑资料多而官窑、民窑资料少,明清资料多而明前文献寡。这给编纂者、校注者们带来了许多艰辛。据统计,1911年前除各地志书对当地窑口、制作、匠师、出品与贸易有所介绍外,留下了的莫过于《陶记》《阳羡茗壶系》《天工开物·陶埏》《陶冶图编次》《陶人心语》《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等近20种专论著述。研究者们为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利于今人与后世认识更多的中国古陶瓷技艺和历史情景,进行了许多努力。对于古文献资料来源,作者们十分讲究,采自今人所收集整理出版的有关古籍资料,如戴吾三《考工记图说》、冯先铭《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和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等,按图索骥。《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精选18种古文献,以成书大致时间排序,对关键性的人名、地名、历史典故、典章制度和专业术语、文献体裁作简明扼要的注释,并据有关内容涉及多种观点作简要罗列。

  由于大多已非第一手资料,今版已作化繁为简、断句、标点、更改异体字等处理,他们在实际编纂过程中,尽可能据善本复制,或采可靠的影印本、校点本和整理本,对正文内容进行了标点,对不同版本进行文字比对,文字不同处作了“校记”,甚至为方便阅读而不忌累赘地对出现在不同文献中的同一重要字进行重复注解……他们不惮辛苦,拓展阅读空间和特色,使之具有工具书的学术价值。《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在点校上要求执行质量第一、严谨、复校的原则,在版本、句读、文字、标注上讲求精确,在编纂上力求做到质量第一、兼容并蓄、科学编排、体例规范和合理实用,尽量确保来源版本的精当、准确,基本保证标点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保证异体字、古今字、通借字、避讳字等文字及内容的脱、讹、衍、倒情况处理的准确无误,同时对不易辨识的生僻字作了注音处理。

  学者远绍旁搜,突出重点,嘉惠今人更好地掌握陶瓷的总体性概念和综合性理论,陶瓷和窑口的关系,陶瓷原料的发现和陶瓷技艺的改进,陶瓷业的发展与交流,典章制度所反映的封建制度文化和工艺文化,陶瓷人物和艺术鉴赏对陶瓷精神文化的塑造……何为胎质、色釉、装饰、纹样、款识,何为圆器与琢器,何为御窑、官窑与民窑,如何进行生产管理、分配及相关制度,在祭礼、庆典、建筑、墓葬、日用、库存、陈设、馈赠、赏赐、进贡上使用什么器物,茶具、酒具、花具、文具、乐器、饰品等要经历怎样的设计工艺和程序,以及中国人与外国人、外国人与中国人、外国人与外国人如何进行艺术陶瓷交易,都在书中可见一斑。

  此次并非首次对中国古陶瓷历史文献进行校注。傅振伦译注的《陶记译注》《陶说译注》《景德镇陶录详注》,赵菁整理的《阳羡名陶录》《匋雅》,熊寥、熊微编注的《中国陶瓷古籍集成》,连冕编注的《景德镇陶录图说》,杜斌校注的《陶说》《匋雅》,周思中主编的《中国陶瓷经典名著选读》等,都为《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的成书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成果,为中国古陶瓷文献整理与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此书自成体系,突出重围,寻找到新的突破口,注重对中国古代重要的陶瓷专论文献进行系统汇集。

  谁读懂文献,就拥有历史。校注和解读古代书面文献,有助于拉近最古老的技艺与最挑剔的鉴赏的距离,使人们在历史信息民主化的过程中共享文化话语权。这样的重新创造,便利了从史前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的历史记忆,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社会发展中,不再成为被历史有意无意遗忘的东西。而此,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形象被现代和未来长期接受的最好注解。重解古陶瓷亦然。作者们着眼于现代阅读,本着资料不宜太碎和避免断章取义的原则,对所录资料以自然段为最小分割单位,确实需要分割又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例外,尽量以原文自己的章节为分割单位来进行分割注释与校注,较好地保持原作者划分段落思路的完整性。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系统完整地阅读古文献,轻松地了解到中国古陶瓷是如何出笼的。不仅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它,对穿插着中国古代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和商贸史的传统陶瓷艺术,有了一种更为全面、清晰、系统的认识。这个编撰班底,此前刚好完成《中华大典·艺术典·陶瓷艺术分典》的编纂,又几乎同时推出此部带校注性质且更为精要、集中系统的文献大书,相得益彰,更有特色,对更好的研究和传播中国古代陶瓷文化,鉴赏与收藏中国古陶瓷精品,自有不能绕过也开卷有益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陶瓷穿越千年时光,依然光润璀璨;历经沧桑磨难,依旧光华永驻。重温为数不多的历史残卷,却能对古代文化与现代风尚相交融的中国陶瓷,有了更多清醒的理解、发掘和解密。发掘和解密当然是必须的,是立体式的中国制造的呈现,是深层次的中国智造的前提。然而,再深的发掘,再透的解密,除了展示,终究是为了给今人以借鉴和启示,为了撼动沉寂,振业复兴。穿过历史洪流后的今天,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步伐没有停止,反而愈发急速,展现出独创性思考与研究后呈现的另一道独行特立的文化风景,凸现出其傲然宇内精益求精的时代精神和历史底蕴。那些干坐板凳冷的研究者,无怨地用青春和精力捡索中国古陶瓷文献发展脉络及承前启后的关系,以物质形态的艺术创造与文献研究作为阿基米德支点,撑起了精神形态的中国陶瓷文化品牌,为世人和世界评判与接受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提供种种借鉴与证明。我相信,《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的问世,将在某种意义上开启了现代人具体研究中国陶瓷文化学术精神与思想,仔细体会日常生活用品与古代技艺文化承传不断的血缘和精神,引领世人在现代化市场经济时空中,重新发现一份精彩绝伦的学术追求与中国形象。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