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星云大师的性灵笔记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向敬之 编辑:王嫣 2017-08-10 10:47:42
时刻新闻
—分享—

《星云日记》,岳麓书社出版

插图

  关注名流大才的心路历程,其日记无疑是最切近、最直接、最便捷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我们触摸其思想、信仰、情感、寻求的精神景观。不论是杰出人物,还是平头百姓,有节奏地将平常所闻、所知、所见、所感、所求形诸日记,有于其中倾诉、记录甚至宣泄自我情思的成分,也不无让他人真实把握其人生追索、性格瓶颈的考虑。

  日记具有私密性质,有记柴米油盐、恩爱情仇者,有写大爱无私、宽怀人性者,有述争斗倾轧、钩心斗角者,有藏兜售良知、祸国殃民者,有抒忠贞不渝、沥血不改者,也有谦谦君子让人生畏的冷冷隐恶……大多坚持为尊者讳的准线和原则,而不于记者在世而公之于众。当然,不少已公开的日记,为时段性的,为截取式的,为不是秘密的秘密。

  给一个僧人出版日记,尤其是给一个在世的大和尚出版日记,44卷本的《星云日记》(岳麓书社2013年4月版)确实一个特例。

  此书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最初陆续刊登于《普门》杂志“星云日记”专栏,后结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两次出版。2012年由湖南岳麓书社引进,也是分二度推出,让大陆读者在感受这位高僧大德的道德文章的同时,首次系统目睹星云大师的性灵笔记。

  对于大陆读者而言,星云大师和他的佛光山,并不为陌生。近年来,我多次读到星云关于宗教、人生、励志、情感等方面的专门著述,而能近距离感知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等,为其融会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体的佛光熏染,更是眼前一亮,倍感清新、喜悦、振奋和欢欣。

  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自释迦摩尼创立佛教以来,历2500余年,几经辗转,几度变迁,几番传承,佛光普照全球,普度众生。星云一生倡导人间佛教,勤于弘法忘躯,乐于为教牺牲,消弭寺庙佛教和人间烟火之间的鸿沟,熄灭喧嚣世间上的纷争和丑恶,给了真善美追寻路上无数虔诚者以坚定和和谐、温柔和慰藉、震撼和帮助,也给了千年佛教很多现代的蕴涵和光彩。

  长沙画家李自健曾说:“我人生和艺术旅程中最关键的时刻,是星云大师给的。没有大师,就没有今天的李自健。”是大师鼓励他创作了震惊日本朝野的大型历史画《南京大屠杀》,是大师支持他完成了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200余幅油画轰动台湾。这只是大师鼎力助人的一次剪影,使李自健刻骨铭心,却让星云一笑置之。

  这样的事例,也许出现在星云日记中,也许被遗忘在星云日记外。在大师的印象里,日记是一面反观自照的镜子、一个倾诉内心的知己、一张记录处世对错的功过表、一部留下走向成熟点滴的成长史,其中自有酸甜苦辣、忧乐感伤。

  出家不出国,出世也入世。古往今来,很多得道高僧在精通佛法时,也在文化、政治上都有建树,如唐朝怀素的书法、明末朱耷的书画、近代苏曼殊的诗文和李叔同的音乐,都是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星云大师毫不避讳自己有政治和尚之嫌,积极为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奔走。他写到与大陆赵朴初、台湾吴伯雄的私交甚笃,并与连战、马英九等台湾地区政要有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和往来。可以说,他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他言行如一地促进祖国的统一、带动世界和平,用自己的普世佛德与大爱情怀,为台海两岸架起了一座已远超政治意义的大桥。

  他的日记出版,吴伯雄为其中一册盛情作序,称“《星云日记》所揭橥的真谛,即是要人们以佛在心中的态度,去看问题、提问题和评论问题。也就是明白指出,只要善心所至,即能广度众生”。他还说他“对《星云日记》是以超脱尘俗的价值观去欣赏的”。

  《星云日记》,无疑是了解星云一段人生的珍贵史料,能使我们读到超尘脱俗的心境,读到像虔诚的基督教徒柏杨那样喜欢和星云接近的真谛,读到如杰出的历史学家唐德刚那般尊崇星云信仰的理解。因为“他是一位最不像出家人的出家人,最不像高僧的高僧”,因为他有着五百年前马丁·路德那样的情怀和追寻。

  当然,也因为他喜欢把日记当做“随心自作、随性自遣的生活小品”。什么是安然自在?怎样创造全面的人生?如何不负西来意?何谓人忙心不忙?谁是不请之友?为何慈悲不是定点而是宝藏?……只要静心去读,清心所悟,便可消除扰攘于尘世的俗念和烦郁,那有源活水潺潺汇成清心的碧池一汪。什么是凡事超然的清扬曲?什么是把握因缘的智慧诗?什么是勤耕心田的激越歌?什么是生死一如的碧血记?只要你对明镜能自鉴,只要你濯清波以洗心,它能一一为你答出。

  星云洞悉世间百态的千奇百怪、变幻莫测,道说的真言却平实朴素,毫无玄虚高深。“他是用心去观察世间的千妍百态,更是从心的深度去作评论,引导世人向内心世界作深层的探索。”

  按理,如星云大师高龄,喜欢用有思想的文字温暖世界,应该有着厚重的日记传世。为何如今只有十余年的内容问世呢?

  1927年生于江苏江都的星云童年时便爱写日记,但生活艰难,又战事频仍,一些人事、新知、杂感、生活等被默记心。1949年初至台湾,他曾写了20多本约200多万字的日记,后觉尽是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和愤世嫉俗,因此在1952年元旦写完“我,是自私的;我,是丑陋的;自赞毁他,妄自议论,实在是人类的劣根性”后,悉数付之一炬。尔后断续写过日记,如1963年外出友好访问时坚持写过80天日记,1967年在《觉世》旬刊上发表每天大事记约数年之久,1989年春到大陆探亲弘法期间写过30多天的日记,却或因涉及宗教观点而毁坏殆尽,或因归途行李丢失而成遗憾。

  现所幸者,为其专给《普门》写的,将自己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公诸读者。大多为星云口述,门徒所记,记录了一代宗师写在日记里的生活哲学、智慧语录、行仪风范、圣洁心境,带给我们许多随清风徐来而无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星云12岁出家,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他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他被推选为世界总会会长。他主持的这个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他的影响,不限于宗教界,已普及全社会。

  星云大师著作等身,计2000万言,已在大陆出版百余种,深受读者欢迎。《星云日记》更是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岳麓版《星云日记》分三辑,一辑为第1至15册,二辑乃第16至30册,三辑收第31至44册。整套出版,也单册发行,各册书名依原著不变,并遵从大师意见,对原版式作了繁改简体、竖改横排的调整,对个别文字作了处理,如将原版中“计画”“规画”改为“计划”“规划”,“连络”“连系”改为“联络”“联系”,以便大陆读者轻松悦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原版中专名(人名、地名等)之译,一仍其旧,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为避转译之误也。

  至于台湾某些与大陆名称雷同的大学或文化机构,或易生歧义误解的机构名称等,加引号表述,如“中山大学”“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涵盖全国性称谓的名称,亦加引号表述,尽可能地保留了《星云日记》的原汁原味,保存了星云大师身教与言教、大我与大爱的点点滴滴。

  中华文化复杂而丰富,淹博而多元,在不同的挑战面前,在不同的劫难之余,由不同的个体勇敢、智慧地承担责任,而诠释精伦、引领风骚,顽强地展示出中华民族精神不败的气度和风采。许多如星云大师一样的杰出者,明乎此而繁荣之,乐于此而不疲也。我们在其文字中,尤其是日记中,足以看到中国文化命运的幸福和忧患,看到中国发展前路的远大和瓶颈。

  (原载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