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数据时代 阳明心学值得再读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姜义华 编辑:李子璇 2017-08-16 09:57:51
时刻新闻
—分享—

《五百年来王阳明》 郦波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复旦大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 姜义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引用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语,说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他怀抱报国为民初心,潜心悟道,觉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开创了阳明心学,泽被后世。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区别于他人的最大贡献,就是阳明心学的创立。

  中国传统知识论、认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现实的人、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鬼神为中心,或以自然、物的世界为中心;是以人们现实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而不是以达到彼岸神的世界或对物的世界全面控制为终极目标。所以,中国传统的知识论、认识论,从根本上来讲是实践主义、经验主义、历史主义的。

  这一知识论、认识论也有明显的弱点:知性过强,理性便常常缺位;语绝于无验,先验的抽象思维和超越现实的对未来世界、未知世界的想象及探求,便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发展的空间便比较有限。宋明理学的勃兴,主要是吸收了汉传佛教的思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而阳明心学在宋明理学中可以说最具独创性,贡献最大。

  对于阳明心学,对于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致良知”,包括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知行合一、万物一体之仁等,500年来,人们常常有着迥然不同的评价。郦波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不仅可以使人们熟悉王阳明的生平,对王阳明的精神、人格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阳明心学的内涵,激发人们对阳明心学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王阳明的心学在相当一段时间中,被定性为主观唯心主义。其实,他所强调的是,人用以界定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部的物质世界所运用的语言、概念、符号及其使用规则,原本都是人自己创造的创造物,人正是利用自己的这些创造物认知自我、认知外部世界,完成自我修养,相互进行沟通,组成人类社会,确立人类和外部世界交往的秩序。

  人怎样才能保障自己正确发挥自身主体性、自身主观能动性?王阳明提出必须“致良知”。良知的说法来源于《孟子》,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先验的道德本能,指人生来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王阳明对此则作了本体方面的发挥,以为良知人人俱具,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它是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本体。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紧密相连。知行合一论认定,知行是同一个功夫,知则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必行,不行终非真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要矢志不渝地将人的内省的功夫和实践的方法真正统一起来。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并非仅仅适用于个人品德修养,仅仅在人伦日用之间展开,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推广于整个社会政治实践。致知,然后格物,然后知至,然后意诚,然后心正,然后身修,然后家齐,然后国治,然后天下平。“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使王阳明所倡导的人的主体性,具有强烈的超越孤立个人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反过来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应将自己的良知推广到天下,将自己的认知、关怀、责任普及于整个社会。这正是王阳明所主张的“万物一体之仁”说的真谛之所在。

  今天,人类已开始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前人所没有想、所不敢想、所想不到的许多新的事物,正由现实的人纷纷创造出来,知识在爆炸,世界在急剧改变。面对这一空前的全面的挑战,人能否继续保持自己的主体地位?人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主导这一伟大的变革?人在前所未有的各种压力、诱惑、困惑面前如何做方能不会迷失,而实现人自身的价值?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极其严肃而认真地思考。今日重读王阳明的著作,包括读一读郦波的新著,或许可以从阳明心学和王阳明人生奋斗精神中得到一些启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