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图像研究潮中,期待地图研究冷转热

来源:文汇报 作者:邵岭 编辑:李子璇 实习生:王进文 2017-08-21 11:02:29
时刻新闻
—分享—

《上海城市地图集成》封面。

  ■本报记者邵岭

  19日,《上海城市地图集成》在上海书展上首发,这一图集被视为至今为止关于上海空间变迁最为完整的地图文献集成。记者从主编方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了解到,该书编撰过程耗时五年,大大超出预期,其中地图搜集是最为艰难的一环。

  主持该书编辑工作的专家学者告诉记者,图像文献正成为当下学界的研究热点,而地图正是其中一个重要门类。地图携带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勾勒出特定时期特定空间的真实状况,反映特定空间的变迁过程。然而,与其他图像文献相比,地图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成为相关领域的明显牵掣。

  距今近500年的古旧地图定位“上海源”

  《上海城市地图集成》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孙逊、钟翀共同主编,共收录了217幅上海古舆图和近现代测绘地图,时间跨度从1504年一直到1949年。这些地图中有不少是海内孤本,比如一幅1888年的《上海城厢内外租界全图》,十六铺的每个码头都标出了名字。这些地图为我们重新想象过去的上海提供了依据;一些以往研究中难以下定论的问题,更是因此有了明确的答案。

  比如,尽管青龙镇的考古发现将上海作为商贸中心的起点定格在了唐代,但关于上海城区的历史,此前一直众说纷纭。在搜集地图的过程中,钟翀发现在1504年的明弘治《上海县地理图》,即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上海县城地图上,虽然尚未筑造城墙,但已经出现了“上海县衙”及诸多行政设施,并显示城内主要河网体系彼时已经形成。20年后,即嘉靖三年的《上海县市图》上,多数街巷已经可以和近现代上海老城厢里的道路一一对应。钟翀说,这两张图为复原未筑城时期上海县城的历史形态提供史料依据。

  而更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对“上海源”的确认。近年来,“外滩源”“徐家汇源”等话题激发了人们对于上海早期历史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但相比“外滩源”近一个半世纪的演绎和“徐家汇源”三个多世纪的成长,上海的早期聚落核也就是“上海源”到底在哪里,却始终没有定论。基于文字文献的史地学分析,仅能推测出上海城市核在今天的方浜中路小东门段的旧城厢内外地带,却无法确定具体位置。而得益于《上海城市地图集成》的编纂,循着一张张地图构成的脉络,并结合历史文献的比对分析,钟翀得出结论:今天的方浜中路与东街交叉口一带,在宋代“上海镇”时期已经可以确认为“一市阛阓之所”,从城市核理论来讲应该就是“上海源”所在之处。

  艰难的地图搜集过程凸显研究空缺

  《上海城市地图集成》的出版,弥补了上海城市史研究在古旧地图上的不足。孙逊告诉记者,与文字文献相比,图像文献以往给人缺少内涵的错觉,因此在很长时间里并不受到重视。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图像文献其实承载了有别于文字文献的细节和信息,当人们对于文字文献的研究已经再难有新的突破时,图像文献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学术界因此出现了一股图像研究的潮流,古代小说戏曲中的插图、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封面设计和连环画等,都成为新的研究视角。

  然而,在这股关于图像文献的研究潮流中,人们往往关注那些有人物情节的图像,比如《列女传》《红楼梦》等小说的插画,却忽视了图像文献中另一个特殊但重要的门类:地图。就拿《上海城市地图集成》来说,该书立项于2012年,原先预期两三年之内可以完成,没想到搜集地图的过程异常艰辛。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体量大,涉及的地图文献数量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相关机构在这方面缺少系统性搜集以及整理著录的专业人才,导致有效编目的欠缺,甚至造成严重的散失。钟翀告诉记者,他们去很多地方的图书馆查找所需要的地图时,发现那些地图都被直接堆放在纸筐或者角落里。

  孙逊说,地图之所以不被重视,很大原因是在很多人眼里,地图有时效性,因此更多被认为只是一种随用随弃的实用工具,既不像艺术品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也没有多少文化价值。但事实证明,地图是区域研究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大有文章可做。当更多人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时,地图研究的“冷”局面或许可以打破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