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延安文艺大系》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作者:袁舒婕 齐雅文 编辑:王嫣 2017-10-09 10:16:12
时刻新闻
—分享—

封面

  □本报记者 袁舒婕 见习记者 齐雅文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公示名单日前公布,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延安文艺大系》名列其中。

  提起这套书,《延安文艺大系》总主编刘润为滔滔不绝:“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延安文艺大系》全方位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延安时期的辉煌历史,传递了延安精神这一红色基因。这部关乎人民命运的书,不仅是特定时期文艺史料的汇编,更是一种震古烁今的时代精神载体;不仅是一座煊赫辉煌与骄傲的丰碑,更是人们获取智慧与勇气的启示录。”

  宗旨: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文艺大系》收录了1936年秋到1949年9月,在延安以及陕甘宁边区生活、学习、工作与考察过的人,写作、翻译、发表、演出、展览以及出版的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各个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

  《延安文艺大系》的编辑徐应才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延安文艺大系》的编辑宗旨就是“记录革命历史,弘扬延安精神”。

  早在1984年开始出版的“延安文艺系列丛书”,就着手总结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据徐应才介绍,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展示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让理论部分更加完整,作品分类更加清晰,湖南文艺出版社于2010年申报“延安文艺大系”项目,2013年正式开始编辑工作。无论是内容、体例还是完备程度、作品质量、专家团队,《延安文艺大系》都更加完善具体。经过几年的奋战,最终在2015年12月出版,全套书共17卷28分册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总字数1200万,含图片1300多张。

  中南出版传媒总编辑刘清华在《延安文艺大系》出版期间,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当时正主持着该书的出版工作。刘清华认为,《延安文艺大系》对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艺领导工作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其文献价值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会日益凸显出来。

  “延安时期的众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深入基层人民的生活,用好的笔触,带着丰富的感情,把主题更好地体现出来,这样的作品具有良好的基调并且接地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徐应才说。

  开拓:发掘更多内容

  年近80岁的《延安文艺大系》中《诗歌卷》主编曹桂芳在《延安文艺大系》首发活动现场提到,该书的开拓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发掘和扩充方面。

  曹桂芳说:“《延安文艺大系》收集了萧三、曹葆华、茅盾等文艺家所翻译的文艺理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等优秀外国文艺著作,增补扩充了延安文艺的内容,凸显了延安文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书中的《文艺理论卷》在以往出版成就的基础上,又补充了近70万字的资料,编订了文学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美术理论、民间文艺理论等5个方面的文章,进一步反映了延安文艺理论的全貌,对该学科的史料积累和建设是一种重大的开拓和创新。书中收录的《延安文艺史》,是对延安文艺进行整体研究的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为读者阅读《延安文艺大系》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更体现了编辑、出版者的慧眼和匠心。”

  《民间文艺卷》是《延安文艺大系》中别开生面、生动有趣、生机盎然的一卷。读者刘晓晖说:“这一卷体裁、题材大开大合,从民间层面展开了延安文艺的方方面面,是延安文艺的一个全景的横截面或剖断面,也是中国文艺史、中国民间文艺史的一个划时代的景观或断代史。”

  从内容中也能看到,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多样、佳作不断。徐应才表示:“那些优秀的作品也给我们当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说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不能游离现实的生活,作品是鱼,生活是水,只有深潜,才能捉到大鱼。”

  团队:先后接力完成

  《延安文艺大系》成书不易。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湖南出版人陆续推出了“延安文艺系列丛书”,如今的《延安文艺大系》正是在该丛书的基础上,扩充、调整、修正、完善而成。刘清华强调:“时来天地皆同力,《延安文艺大系》完全是湖南几代出版人先后接力的成果。”

  《延安文艺大系》中的《文艺理论卷》的主编孙国林,接受主编这一部分的任务时,已是80多岁的高龄,他是在癌症晚期选编《文艺理论卷》的。“孙国林先生出于对延安文艺的浓厚感情,一丝不苟地对待编辑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完成后书稿上既有对原件不清晰文字的补正,也有先生用钢笔一笔一笔作出的注释,看后,我们无不为前辈学者严谨的、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感动。”徐应才告诉记者,交稿后不久,孙国林便告别他热爱的延安文艺研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鼓舞着后人。

  “出版人有一种职业责任感,做出一本好书,不单单是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了,而且能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正因如此,才有这么多的出版人废寝忘食地全力投入出版工作。”徐应才感慨地说。

  刘清华表示,收录在书中的延安文艺的理论成果、文艺作品以及丰富史料,都是延安精神具体而形象的体现,其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将永久传承给我们这个民族,并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部分走向世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