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影视剧从剧名开始拼气质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金力维 编辑:王嫣 2017-10-11 09:57:39
时刻新闻
—分享—

  ■金力维

  朋友发现,近来的电视剧名字都好唯美,什么“春风十里不如你”、“那年花开月正圆”、“秦时明月丽人心”、“人间至味是清欢”、“一路繁花相送”……拼在一起凑成诗了。于是,我私下里询问了这些片方,难道是商量好的吗?结果当然不是,只因各有各的机缘巧合。

  如果不是刻意安排,当人们的行为出现高度的一致时,我们或可以理解为,一种大趋势正在自我显现。所以说,虽然起剧名这事在整个影视剧生产流程中是最末一环,有时甚至开播前几天还会改名,但名字又是观众对一部作品的第一眼缘,隐隐约约也决定了些什么。

  一直以来,电视剧的名字类似新闻标题,提纲挈领地标识出故事内容。比如早年的《无悔追踪》、《便衣警察》、《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故事》,到后来的《雍正王朝》、《大宅门》、《乔家大院》,近几年的《甄嬛传》、《北京青年》、《虎妈猫爸》、《花千骨》、《翻译官》等,就像我初做记者时编辑给我的训诫,写一篇稿子前先要想好标题,标题不只是给读者看的,也在不断地提示作者,不要偏离中心内容。另有普遍中的少数剧名是表情的,比如《渴望》,如果按标题式的起名方式应该叫《北京上海两家人》,用“渴望”表达的则是全剧的情感基调,无论生活有多少喜乐困难,人们自心底升起了一种温暖,对生活怀着期盼。类似的剧名还有《一年又一年》。字面上的意思完全没意思,然而这是第一部按编年体结构的电视剧,一集讲一家人一年的生活故事,所以,剧名既点了题,又分明带着一种岁月在时光中流过的情怀。这样的表情剧名会令观众看完全剧后,还有滋味可寻,余韵可品,尤其它们又那么平实,简单中体味到不简单,堪称是高手了。

  眼下流行的这般五言、七言剧名自然属于表情一类,有人说,这些剧名都可以互相换着用,有两个原因:第一,剧名不为提示故事,而是展现气质,表达情怀的;第二,这些多都是青春偶像剧,气质和情怀总归是类似的。比如,《那年花开月正圆》,很美的剧名意思传出的其实是空寂的意境,意指女主角的一生爱情无依,只有“那年”的幸福历历在目。按这般说,《寂寞空庭春欲晚》的剧名就可以与之相换。表情类剧名今年盛行,回顾起源头来,几年前就有迹可循。比如今年的《人间至味是清欢》和几年前的《何以笙箫默》类似,都是把男女主角的名字嵌进剧名里,如果观众按标题式剧名理解,以为这是一部美食剧,那就错大了。《何以笙箫默》也是一样,如果按表情式剧名理解,实在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爱情喜剧。《秦时明月丽人心》在拍摄阶段一直叫《丽姬传》,改名的原因是规避被误解为是从《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一路延续下来,已经不太被市场看好的宫斗故事。

  其实,早年间表情类的剧名并没有那么长,也并不追求字面上的绚丽。比如《渴望》、《奋斗》,完全为了在情感上提纲挈领,是绝无互换可能的。而现在,剧名越来越长,越来越追求意境美,美得越来越空灵,业内还另有一种解释是,电视剧已经从追求套路走向了追求审美。眼下人们对《那年花开月正圆》是不是“大女主”戏争论不休,观众认为,所有的男人都爱上了女主角,都帮女主角,这是典型的套路,可导演编剧分明强调,在剧本阶段就尽力做到让女主角独立自强,不依附凭借他人帮助。这只能说明,故事都讲完了,当所有的故事都能被轻易地归为某种套路时,强调个体气质才能彼此区别,不落俗套,一枝独秀。然而,气质也不是凭空的,需要依附于某种审美或精神得以呈现,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仙气是建构于服化道等严谨的中国古典审美之上,没有物质层面做基础是不可能达到的;《那年花开月正圆》有了孙俪扎实的表演,飞扬的神采,才能在凄凉中让人感受到“圆”的境界。总之,再空灵、再诗意、再浪漫的剧名,如不能和电视剧相呼应也不过是一张画皮,假装丰富的庸俗美意无法粉饰单薄的故事以及肤浅的表演。J187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