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国之爱与气节之歌

来源:文汇报 作者:华焰 编辑:王进文 2017-10-30 09:22:44
时刻新闻
—分享—

《四世同堂(完整版)》老舍著赵武平译补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华 焰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本是一部众所周知的现代名著,由于手稿散佚,第三卷后半部一直残缺,后来马小弥从美国1950年代初出版的英文缩写本回译了后面十三章,故事总算连贯,但毕竟前后篇幅悬殊,笔法不一,故事梗概只存干枝不见花叶,难免有些遗憾。近日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了《四世同堂》完整版,装帧设计高雅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再看赵武平从他发现的浦爱德翻译的《四世同堂》英文全稿回译过来的第三卷后半部,叙述简洁明快,细节丰满如故,文字语言也极力保持老舍风格,一下子看过去难以分出彼此,颇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这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于老舍先生,于学术界,于广大读者都是值得庆幸的。我也因以重读一遍,感慨良深,书中人物画面常在目前,久久不去。

  《四世同堂》问世以来,尤其是1980年代重新出版以来,海内外评论和研究的文章已经非常多了,我这里无需再作专业的评论,只想谈点普通读者的感想。老舍开始创作《四世同堂》,时在1944年初,那时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都已转入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进入了战略大反攻;意大利投降;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全线转入反攻;中国军队在华北、华东、华南及缅北开始局部反攻。至此,日本侵略者的穷途末路已经显明,大后方的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此前不久,老舍家眷历尽千辛万苦,从沦陷区的北平辗转来到了重庆,他们自身的凄惨经历和对沦陷区人民屈辱痛苦生活与命运的叙述,增添了老舍对沦陷区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艰难生存的感受与理解,促使了他对这场巨大的民族灾难的痛苦反思。他创作《四世同堂》就是要全面地记录这一民族灾难,要探寻这一灾难之所以发生的深层的内外原因,要总结在这场灾难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巨大的人格裂差。

  小说靠人物说话。《四世同堂》文本中有两个对比鲜明的群体。一个是有着家国之爱、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的群体,包括比较守旧、甚至有点随遇而安的祁老人,死于不堪受辱的常二爷、李四爷和祁天佑老汉,饱受摧残奋起反抗的老诗人钱默吟,绝不觍颜事敌的中学教员祁瑞宣,逃出北平从事抗敌的祁瑞全、刘师傅,敢于痛打日本人的车夫小崔,勇于反抗不惜死命的满清遗少琴师小文,对敌人怒目相向的剃头匠孙七,敢于用相声指斥日本人的方六,还有一大批像天佑太太、瑞宣媳妇、李四妈、高第、钱太太这些朴实热心又有爱国心和做人气节的街头百姓。这些人物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与社会公认的民族精英也沾不上边,他们只是北平城里为一家一户一衣一饭而忙碌的平民,也许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北平,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稔邻长里短,懂得尊长爱幼,古朴厚道,有着朴素的家园之爱,有着做人的尊严,他们遭逢世变,面对国土沦陷,虽一时不能慷慨赴义,甚至不得不委屈求全,但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的底线,他们不屈从侵略者的淫威,一旦尊严受到了威胁、践踏,他们宁死不屈,甚至奋起反抗,像小文那样抡起椅子砸向侵略者的头上。他们遭受的痛苦和牺牲,他们流淌的鲜血和眼泪,他们忍受的鞭打与饥寒,见证着民族的屈辱和苦难,也显示出民族的生存与尊严。对这个群体,作家怀着无比的痛惜和敬爱之情,书写他们的命运和伤悲,书写自己的家国故园之爱、人民之思、同胞之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四世同堂》是一部建构我们民族精神与民族记忆的力作。

  另一个则是完全丧失人格尊严和气节的汉奸群体,他们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意识,更不知气节为何物,他们只知道“利益”。这个群体包括毫无廉耻、利欲熏心的大赤包,见缝插针、丑态百出的退职官员冠晓荷,认贼作父的文人蓝东阳,恶俗蠢妇胖菊子,好逸恶劳的良家子弟祁瑞丰,误入歧途的少女招弟,流氓李东山,骗子高亦陀,失节附敌的牛教授,投靠侵略者的陈野球,等等。他们心中早就丧失了国家民族,只有一己的利益和得失,他们不是在国家危机面前担起自身的责任,更不会作出自己的奉献与牺牲,而是尽可能地趋吉避害,尽可能地寻找一切可以升官发财的机会。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们极力攀附新的主子,在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对自己的同胞却凶狠狡诈,欺骗、出卖、抢劫、打杀,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为了讨得日寇的欢心,费尽心思,尽情表演,丑态百出。在他们身上,读者看到的是道德、良心与人格的沦丧与卑污,是人性中恶的爆发与蒸腾,然而,具有戏剧性的是,他们终没有成为侵略者的自己人,他们多在被利用之后又像抹布一样被无情地抛弃,甚至被消灭。

  老舍展开这么复杂斑斓的时代画卷和人格画卷,是要展开他的观察和反思,为正义的群体寻找到文化的根基与历史的源流并试图弘扬这个伟大的传统,从变节者身上发现文化的垃圾与人性的破坏性质素并试图像清道夫一样予以清除。怀有如此素洁而又宏大理想的老舍面对现实却不无困惑:为什么以气节相尚的古老民族,还是出现了那么多鲜廉寡耻、卑躬屈膝的汉奸?为什么那么富有人情之美的礼仪之邦,竟然还是产生了那么多自私自利、凶狠无情的败类?老舍的文本没有予以清晰的回应,也许他知道这正是人性的复杂性,也是文化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巨大灾难或者诱惑的拷问面前,在生死一瞬之间,没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没有坚实的人格支撑,没有深重的气节熏染,那些埋藏在各种角落的卑劣性东西都会野蛮生长。在这个意义上看,《四世同堂》又是一部民族自我反思与批判的力作。

  由此,我不能不想到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尚,确有大力讲求家园之爱与气节相尚的必要。这不是一个宏大的话题,而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创造与提升的要求和指归,需要熏染,需要渐化。从敬爱乡邦故园到关心祖国大地,从路不拾遗到独立自尊,从节俭素朴到急公好义,点点滴滴养育每个人心灵中的家国观念和气节意识。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引导和示范,甚至纠偏,很难一蹴而就。

  通过《四世同堂》我们看到了民族与人格的大拷问。泥沙俱下,大浪淘沙。在大灾大难中那些奋起反抗不惜牺牲救亡图存的正是我们民族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国家不亡,他们的奋斗才使得民族新生,他们保持了尊严和气节才有了民族与国家的尊严与气节,他们才是民族和国家真正的脊梁。这是很值得我们再三思之的。《四世同堂》呈现的是在外敌入侵、家园沦陷这一非常之变化的时代里显现的真实,其实这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真实,在我们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长河之中,始终流贯着这样的精神主脉,始终在培育和弘扬这样的精神主脉,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在现在、在将来也同样需要家国之爱,需要气节和尊严,需要健行不息的涵养。只有这样的品质才能始终引导着人们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不断地清除人类自身的腐败毒物,抗御强暴,形成不断纯净健美的生命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也只有这样的追求,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大写的人的模样,我们的家国也才会更加昌盛坚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