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翻旧杂志 知民国史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向敬之 编辑:王嫣 2017-12-11 10:31:58
时刻新闻
—分享—

《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 金城出版社出版

插图

  在现代化进程中,报刊作为一份其他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有着独立存在的时代价值,绝不会因其过期、休刊等原因,而画上一个句号。我们欲知晓、研究某一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军事诸多内容与历史发展轨迹,必然要在当时的报刊中求取真实,断然不能一怀臆测满腔空想地去完成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在清史热、明史热、三国热渐趋式微的近期,周为筠把目光移向了距今尚属百年内的民国刊物,且在那一色早浊黄、味愈呛鼻的故纸堆里,找到了《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所拥有的史料与价值。

  鸦片战争前后,魏源、冯桂芬、王韬、郭嵩焘、郑观应等受西学熏染的知识分子和一批外国在华人士,陆续在国内移译新学、刊行杂志,传播源自海外的新文化,试图形成一股思想新潮洗刷宗法专制体系中的古老中国。继而,甲午战败,割地赔款,抢占势力范围,一股狂潮催促当时思想领袖严复和梁启超等办刊办报,形成第一次群众性启蒙运动。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等接踵而至,催生了声势最大影响至今的新文化运动,并愈演愈烈。后来,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相继上演,引发近现代中国第二次群众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成为了一面大旗。此期,新文化、新思潮、新观念等一系列新事物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在民心中定位,必然少不了一种新媒介——报纸杂志。杂志虽在时效性上逊色于报纸,但它有着容量大、有深度、能保存、易携带等特质,为报纸一时所难以企及。

  民国时期的中国,从康有为、章太炎为源头相继办报创刊,都是为了申发某一派系、某一团体、某一阶层的思想主张。虽国家先后历经北洋军阀、南京政府等多番统治,遭遇军阀混战、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但在夹缝中顽强生存的杂志,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人文历史,一一做了精彩的剪影。重温周氏《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着力勾画的刊物,我们可以看到时乱国危、民困祸行的时代,新闻人、文化人、思想者们是那般的选择与坚持,他们或致力于团体思想的宣扬,或挥舞千钧巨缘针砭时弊,或写作警世文章意在唤醒民众,或直面强权冷枪而奋笔直书,或奔走呼告只为世人悉晓现实。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文史大家、新闻名士、时政先驱,陈独秀、李大钊、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周作人、徐志摩、章士钊、梁实秋……都是那时的知名作者编者。即便今天的老牌出版社,诸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都和民国刊物有着血缘关系;甚至在他们今天坚守的出版风范,都能见到陆费逵、张元济、王云五、邹韬奋等前辈出书办刊的风格。

  如需大书民国刊物,足以写一个皇皇大系列。即便是五四前后,中国大地上林林总总出现了四五百家杂志,众家出刊,多种意识,有宣传新学的,有鼓吹复古的,有倡导科学民主法治自由的,有意欲引人扶乩迷信灵学的,有探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凡此总总,欲想对这些全面系统地展开论证诠释,绝非数十近百万字所能完成。周为筠《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集中研究《新青年》《语丝》《新月》《生活》周刊、《独立评论》《观察》周刊、《良友》画报和《东方杂志》,依次以时间开始的地方、从呐喊到彷徨、升起的自由之魂、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书生论政笔墨报国、自由主义的啼血悲歌、眼睛的冰激凌和老寿星的杂货店为题,恰到好处地对所选择的八大知名杂志展开充满智识的解读。在他看来,这些杂志兴衰起落,是民国杂志的一个鲜亮缩影,上演了那一场说不清道不完的时代活剧。他在这些刊物命途中,看到了一个古旧戏台上的生旦净末丑,听出了哪出是序曲、高潮,哪幕为发展、剧终;同时,也念念不忘地把演员、导演、编剧以及鼓师琴师的行为情趣,都作了一次画形描神的勾勒。虽不到三十万言,却已把三十余年中国杂志的风情风骨、编辑的智勇人生,来了一回巧雕妙琢。

  在民国期刊中,《新青年》不是创刊最早的。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主编《不忍》,梁启超创办《新小说》,章太炎推出《制言》,为民国初期著名刊物,陈独秀1915年才推出《新青年》的前身《青年杂志》。后来,接连出现类似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胡适先后创办的《现代评论》《独立评论》,以及《东方杂志》《甲寅》月刊、《文艺丛刊》《唯是》月刊、《青年界》《国语周刊》《文献》《新潮》月刊、《民主周刊》《创造月刊》《学衡》《星期评论》《少年中国》《解放与改造》《湘江评论》《爱国周刊》……一时较有影响,但都持续不久,大多均是一时之言论工具。办办停停,起起落落,办刊复刊,总是寄予前贤精神在名字之中,却大都缺少长远的规划,加之当时的政治挤压、经济迫使,使得那些办刊者用有思想的文化影响中国的意图,最后难得善终、短期流产。但是,当时的主持者们的办刊思想、编辑理念、内容选择、宣传主张以及编校意识,足以为网络阅读剧增、杂志发行缩减的今天,提供了一面很好的镜子。

  周为筠关注民国杂志,从封存在记忆的小杂志中,发掘出了一段段大历史片断;从已难找的老杂志里,发现了一个个新启发所在。那些史书里残留的历史痕迹,被他尽可能地还原,虽不能使一系列远去的人生、破旧的杂志重新复活,但,他以自己的方式,把民国刊物史、新闻史乃至文化思想史,进行了一次有步骤、有具象、有价值也有意义的梳理。可以说,他找到的不仅仅是那个破碎时代的影子,而是通过八个个体性分析,带引读者走近了一大批不能忘却、遗失的真实。对于这些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杂志,我们是需要清晰了解的。如《新青年》不但在推进中国融入现代文明方面功不可没,而且在继承和捍卫思想启蒙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价值;虽说编辑部同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倾向,但彼此之间互相尊重,推动了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即便是后来因分歧较大,也是采取互相尊重的办法分道扬镳。作为宣传法治的知名刊物,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独立评论》《观察》周刊,把当时知识分子辩论与法治相关的基本观点和历史经验的风采,勾画了了,跃然纸上。今天重温这些旧刊物、老杂志,不但能很好地感受到现代中国百家争鸣的传统,还能够大致体会到前辈们那种尊重不同意见、维护现代思想文化制度运作的胸怀。

  周为筠所研究的八份杂志,如果深究细理,可以写成八卷大书,但他没有做纯学术化的研究,而是用文字形诸民国杂志的微言大义,会心地做着不容小觑的指示器式的工作。《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中的文字,生动流利,清新耐读,更多的是有着不少有趣的记叙,如《青年杂志》惹了刊名侵权而改名《新青年》,丁文江参办《独立评论》的满腔赤诚感染了胡适,储安平在思想上、知识上的独立成就了《观察》,《良友》画报美丽事业背后的主编梁得所辞职,创刊于清末的《东方杂志》前后延续四十余载成为最长寿的民国杂志,诸如等等,都被周氏做了深入浅出、由远及近的解析。同时,图书所用照片,既有旧杂志珍贵书影,又有名士工作小照,还有大家设计插图,更有不少难得一见的办刊者的结婚照、家人合影,衬在文中,亦有几分情趣。

  近现代中国的进化与转型是不可忘记的,而如实纪录这段历史的杂志更是不能遗忘的。近年来,除专述中国现代新闻史、出版史时会辟有章节谈到那些杂志外,几乎很少有人系统研究,不少图书馆中也没有这些珍稀史料可查。1999年,岳麓书社影印出版20年代的《努力》周报、《现代评论》,30年代的《独立评论》和40年代的《观察》周刊,但印数不大,书店坊间均难遇见。如能以一种开放的出版姿态,借助现代科技影印发行这样的老杂志,可以引领民国热下的大众阅读——学术结论、当下热点、独立见解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方便广大读者、研究者辨识历史,而不再把那些人物、事情当作迷失的影子,不能不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今天,我们大批量、多版次地推出各式各样的儒释道三教九流传统典籍的同时,是否有过保护那些过去或即将过去的经典报刊的念头?其实,这些虽已陈旧的报纸杂志,同样也是一份价值不菲也不老的文化遗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