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艰难而自由、快乐的成长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三定 编辑:李子璇 2017-12-29 10:16:09
时刻新闻
—分享—

  余三定

  汤素兰的长篇小说《阿莲》非常独到、生动地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作品主人公、农家小女孩阿莲的成长经历,我们从作品中看到,在当时的背景下,阿莲的成长是艰难的,但又是自由、快乐的。

  阿莲成长的艰难,首先是生活的艰难。那时农村生活本就贫困,而阿莲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整天外出做裁缝,阿莲实际是跟着阿公(爷爷)、阿婆(奶奶)慢慢长大的。她五岁多就天天背着几个月的弟弟走山路到别人家里去吃奶,后来还要自己在家里做饭,吃得很差,十岁多了才第一次穿上凉鞋。其次是读书的艰难,阿莲上小学时上的是村级学校,条件很差。学校没有课外书可看,上小学三年级了,当梅伯伯问阿莲:“你平时读什么课外书呢?”阿莲居然不知道什么是课外书,回答说:“课外书?什么是课外书呀?”

  阿莲上学期间几乎没有受到如现在从上幼儿园就开始择校、开始为迎接高考做准备的严酷竞争和约束,可以说是纯“野生”、纯自由地生长、成长的。那时候,考试很容易通过,完全没有排名的压力,小学升初中也没有升学考试。阿莲上小学一年级后,作品描写道:“低年级学生因为不到学农基地劳动,所以只上半天课,除了寒暑假老师担心学生把所学的东西忘得太干净,会布置一点寒暑假作业之外,平时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大多数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里,把书包一丢,吆喝上一帮朋友,背上草筐到河边割草或者扛了扦担到山上去打柴,一边干活,一边疯玩。”阿莲的情况则是:“她放学以后主要是带弟弟,等弟弟睡着了,或者弟弟自己一边玩去了,她就把课本拿出来,反反复复地看。一整本语文书,开学不久阿莲全看完了。碰上不认识的字,她就问阿公。阿公虽然并不主张女孩子多读书,但只要阿莲问,总是很耐心地教她。没多久,整本语文书上的字阿莲差不多都认识了。”这里描写的是真正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纯粹自由、自主的学习。阿莲的自由还表现在她能自己做主,当丁老师想让她作继女,带她到省城吃国家粮时,阿莲连想也没想就回答说:“不愿意!”家里也只能完全尊重她的选择。

  自由是快乐的源泉,阿莲是自由的,所以阿莲是快乐的。阿莲的快乐首先来自于学习。阿莲天资聪颖,学习对于她来说完全不是苦差事,而是非常快乐的事。在完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阿莲“已经是千丘田学校读书最厉害的学生了,这是毫无疑问的。”课外阅读的快乐更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品写道:“若干年以后,只要阿莲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那年的暑假是最快乐的暑假。她完全不记得腰上的丹毒和大腿根上的疖疮有过怎样的疼痛,只记得一本本连环画和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鲁迅在散文《风筝》中说过: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阿莲》中写道:亮伢子站在大石头上,把双手合成喇叭,对着空旷的天空和面前的崇山峻岭大声喊:“哟嗬——哟嗬——哟嗬”。莲妹子觉得有趣,也学着亮伢子的样子,双手合成喇叭,朝着天地之间大喊“哟嗬——哟嗬——哟嗬”。这个游戏是与崇山峻岭对话,与天地、与大自然对话。玩具则是就地取材,作品中写到了阿莲玩“抛石子”游戏,写到了欣赏扑克牌,写到了阿莲等最喜欢听阿公讲“寒凉时节”(从前)的故事。作品中写到阿莲与自己一同成长的男同学明亮和谐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也是十分惬意、十分快乐的。

  阿莲的成长今天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艰难可以磨砺人,锻炼人,培养人,艰难有时可以成为很好的老师;自由和快乐对孩子们来说是特别宝贵的,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牺牲儿童和少年的自由和快乐为代价的,值得我们很好地反省、反思。

  (《阿莲》汤素兰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