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等待团圆的生死别离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向敬之 编辑:王嫣 2018-01-02 10:01:31
时刻新闻
—分享—

《太平轮一九四九》,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回顾和重温历史的真实,都是残酷的。那惨痛而无奈的事实与记忆:战争,暴乱,瘟疫,屠杀,地震,海啸……一切天灾人祸,留在我内心深处的,是血腥的印记,锥心的烙痕。张典婉《太平轮一九四九》中,那特殊的年份,曲折的历史,哀伤的故事,慑人心魂,使我隐约看到那艘超负荷的铁皮船,随风浪沉浮而不得拯救的情景。我迟迟不敢下笔,不敢细想那殊死挣扎又无可奈何的现场。这对我辨识国共内战那时艰难岁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感伤林林总总的时代苍凉与人性圆缺。

  《太平轮一九四九》虽然不是大部头,其中多是记者式笔墨,但张典婉对1949年1月27日晚发生在舟山群岛外海白节山附近那场船难,对幸存者中李述文、葛克们痛苦回忆,对邓莲溪、吴伯超等无数死难者后人的哀思,以及死难者的妻儿、亲朋对他们的不能穷尽的思念,甚至因种种原因错失这班船的幸免者的余悸,情不自禁又不得不作平静的追述和记录,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的故事、一系列有故事的人生,有了一个中间路线的熟悉。

  1949,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转型期。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又是一个欢欣与哀伤、重生与分离的转折点。当时,人民解放军步步南进,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很多高官商贾、知识分子,以及惧怕战火的小富人家,迅速收拾细软,试图跟着不断造势、大肆渲染的蒋家政权,暂时寓身海外孤岛。

  1949年前后迁台的,约有200万众,这是中国移民史上一次罕见的大行动。他们有迫于命令的,有困于形势的,有被枪口威逼登机坐船的,也有自愿的……他们对内战复抗战、抗战复内战的炮火与子弹,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厌恶与憎恨,又憧憬远离战事的团圆。为了这一难得的温暖,他们选择了流离,不惜用二十根金条买一张船票,或强行登上原来需用梯子登船、现在可以直接跨上的逃难船。

  当时,蒋介石饬令实行宵禁,船只只好熄灯偷渡。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经常往返于上海、基隆两地的太平轮,被满载煤块以便上海供暖的建元轮撞上。建元轮上30多名船工,太平轮上1000余名乘客水手,先后被寒冬冰冷的海水吞噬,只有36人幸存。

  被传为“黄金轮”的太平轮,最终没能履行太平的涵义。这貌似偶然事件,循着张典婉找到的史料证据来看,只能卖508张船票,竟坐了千多名船客,外加上预投台湾建设的600吨钢材,中央银行重要卷宗18箱,东南日报社整套印刷器材、白报纸和大量参考资料,无数的南北杂货、药材、五金、政府报表文件、两岸商旅账册,大量的国民党重要党史材料,还有不少船客身上缠满了沉甸甸的金条……事发时,船长不在船上,大副、二副喝醉了酒,三副忘记了转舵。如此超负荷运载,船员不作为,逃难船中途出事,也是必然。它的覆没,不像泰坦尼克号那样,撞上了暗礁冰块,而是被兄弟轮撞上了,被自己的违规操作撞翻了。

  死难者中,有不少是一大家子,如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辽宁省主席徐箴一家,都是二十五六人。其他为夫妻、母子、父女、兄弟姊妹、上下三代,返台的商贾,几人十余人,甚是惨重。许多挤上船的旅客、买了票的小孩,没有出现在罹难者名单中。太平轮的东家中联公司老板周曹裔,在股东四处离散、保险公司关门的情势下,砸锅卖铁地理赔遇难者家属,还面对难属们的辱骂、推搡和有司羁押。台湾主持人蔡康永曾有文章,写到太平轮是他“家的铁达尼号”,他父亲是股东,保险公司为其父朋友所开,事发后,这家保险公司即刻宣布倒闭。

  即便有再多的赔偿,但逝者已矣,留给两岸亲人们的,皆是无尽的惨痛、哀伤和亲情的割裂。张典婉找到部分幸存者,查阅大量档案后,痛苦地发现,在这生死大悲剧的背后,隐藏了多种人性现实:有独自划着救生艇迅速往前冲的,有为块木板将他人推开的,有船只经过听见呼救声、哭泣声置之不理的,有船民钩取尸首上的金器发财的……同这些丑恶相对的是,叶伦明趴在木桶上,遇到有人,就努力伸手试试是否还有呼吸;途径的澳大利亚一艘军舰把飘散着海面上的生还者,一一救起,给他们热汤热饭,为他们烘干衣服,还他们证件钱财,送他们重返上海。一位叫陈远宽的渔民,少年时乃父出海带回一位垂危的女人。乃父过世时,遗言他寻找那没活几天的妇女的后人,可敬的陈大爷盲目地苦等了60余年,最后等来的是这个张桂英,不在罹难者名单中。像这样因没买船票,而没有名字的死难者,不在少数,王淑良经常徘徊在基隆港口,寻找没买票的哥哥的影子。

  幸免的生还者们,因为无情的船难,人生有了不同的转折。台湾商人叶伦明被送回上海,在后来的“三反”“五反”、思想改造及“文革”中,被折腾得半死。当两岸解禁时,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早已改嫁。倔强的他,坚持以长跑的方式,纪念无数难友的逝去,却不愿意和再度寡居的前妻复合。作为年龄最小的生还者,仅有的两名获救女性之一,王兆兰后来来到父亲的身边,在台湾接受正统教育,过上了幸福生活,但听到张典婉要采访太平轮事件,顿时哀痛不已,后来坚强地进行访谈,时而中断,嚎啕大哭,痛诉自己没能保护好弟弟妹妹,只能为母亲们做一个寄托不尽哀痛的衣冠冢。

  死难者遗留的妻儿,也进入了翻覆的命运。爱人遇难的丈夫或妻子,或重组家庭,或独自抚养子女,或迫于生计而将幼儿抱养给他人。失去母亲、或父亲、或双亲的孩子,甚至是遗腹子、遗腹女,从此有了迥然的人生。黄似兰的妈妈死了,她成了“失落的公主”,原本殷实的生活,因妈妈的遇难,她成了姨父姨母的使唤丫头,成了亲属骗取其母遗产的信物。林月华一直在寻找未曾谋面的父亲,每每遇到难属活动或海祭日子,总是同先生坚持参加,寄寓哀情,也善意地隐瞒视己同亲生的养母。她担忧老人更为伤心,又不能割舍对血缘亲情的艰难寻觅。

  球评家张昭雄的父亲,音乐家吴漪曼的父亲,刑案鉴识大家李昌钰的父亲,熏樟业传人吴能达的父亲等,带着侥幸与惶恐,登上了这艘不归之轮,留给他们亲人、两岸同胞无穷尽的哀恸和悲屈。同样失去妻子、儿女的陈金星与葛克,因为那次船难,成为生死之交,每到周末,总是相聚,默然相对,直至天黑。这让人不敢想象这个可怕的画面:两位经过生命风浪的军职男人,危坐在客厅中二十年,很少说话。这样的无声,却让人听闻到无数的哀鸣和怜惜。

  他们拼命地挤上超载无数倍的太平轮,希望能同彼岸的亲人,过上团圆年。是夜已为小年,已为归家的日子、团圆的时节,但老天将他们诉求团圆的愿望,无情地扼止在苍茫而冰凉的海域,让他们的亲人在传统的团圆之夜泪流满面,使我们两岸中华同胞,不能忘记团圆路上的艰难、曲折、生死和期待。历史的缘故,造成亲人不能团圆。这不是外来势力的阻隔,而是同室操戈的悲哀。张典婉翻查当年的史料卷宗,苦寻当事人和知情人,不惧被人挂断电话、或被赶出摔门的尴尬,在短期内高效地拍出了纪录片《寻找太平轮》,写出了在台湾和内地先后出版《太平轮一九四九》。她不是太平轮事件的亲历者,也没亲人死于这次灾难,出生时太平轮悲氛已经淡化,但养母错过那班太平轮而幸免的感伤,养父身为正直外交官而遭受监控的窘况,触动了她敏感那次海难的神经。她要用镜头,用文字,用散失在沿海各地档案馆的卷宗、证词、诉讼书、回忆文章及当时报道,打捞那艘60多年前的失事沉船,打捞渐渐遗失在人们记忆里、历史记载中的中国故事,让时代重新审视那一段苦痛的历史、那一千多个无辜的生命,以及那价值无法估量的风云见证。打捞这些,也许她无意于去评说那段历史中的谁是谁非,也不去谴责那些执事者的玩忽职守、草菅人命,更不会嘲笑那群为了逃命而不怕冒险的死难者,而是让我们惊醒地认识到,两岸同根同脉同血缘,缘何在团圆路上,总是那般的艰难,那般的痛苦,那般的茫然和无助。

  当年台湾原著民仅十万余众,蒋介石大规模移民至台,除了计划反攻大陆外,还要异化当地民生。他将街道改同了内地名称,将与其有算命情缘的阳明山搬名到草山,就连日常小吃美食,也搭上了蒋家人喜好的色彩。今日之台湾,不止在版图上与内地根脉相连,而且生活其上的人们,大多是内地过去的外省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张典婉就是原籍江西南昌的台湾二代。她对内地的情结,不会断裂,在她的生活周围、所到之处,都是熟悉的内地迁徙者及其后人的言谈身影。她作为资深传媒人,意识到两岸须放下历史包袱,正视历史根源,走过浅浅的海峡,真正实现久违的团聚——这是给那些死难魂灵无数温柔和慰藉的团圆,是使所有中国同胞许多钟情和恋爱、欢欣和温暖的太平盛世。她促成叶伦明和王兆兰的重逢,寻找别离之舟的幸存悲歌,访问花开散叶的时代哀鸣,努力将离散的记忆,拼出太平轮事发始末、中国人向往团圆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团圆之路远吗?也许很遥远,也许并不遥远。那场付出惨痛代价的海难,是人们在寻找团圆,是为了久远的团圆。团圆是经历1949与知道1949的中国人,最温暖的亲情记忆和生死追寻。这是一种等待与回味,更是一种呼喊与坚定。

  可能那些官员商人,如留在内地,难免会在后来遭受多次政治运动的折磨、侮辱和损害,会逼上垂死挣扎的悬崖边缘。但,他们在那场海难中的生死别离,却对中国两岸的团圆,是一个不能回避也无法绕过的血的教训。这是一个让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一节我们必须直面的历史。这些年来,虽写到海峡阻隔、南渡北归、名流离别的文字,屡见不鲜,但真正涉及太平轮这一主题,尤其是关于普通市民迁台事实,进行反思、展开论述的,不为多矣。张典婉这本《太平轮一九四九》,是继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齐邦媛《巨流河》之后,第三部提到太平轮事件的图书,更是第一部系统重温、阐释太平轮时代悲剧的专门著述。此次三联书店所版,其中大量的人物图像、证件剪影、报章影印、索赔证明、民运残照,以及当时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时间、报名、标题和摘要一览表,都为她的论述作了最好的佐证。虽然书中对那些人为何要走上逃亡路、挤入超载轮的历史背景,可能因张典婉及其身边的人长时间熟悉这个事件,而疏于简笔,但,我更期待她能有更多的著述、影响更多的研究专家,以更翔实、更客观、更确定的视角,共同关注、切入1949年前后中国人(特别是小人物)寻求团圆的真实的历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