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淡漾心漪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江泽涵 编辑:王进文 2018-04-13 12:39:39
时刻新闻
—分享—

  江苏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金陵子弟江湖客》,是诗人余光中的一本散文集。

  本书无序无跋,30篇散文分为4卷,也未设卷名,以乡愁这个不老话题为灵魂将之凝聚,也未见散疏。时光流转,余光中不管身处何方,濡染了多少沧桑,始终割不断的还是那绵绵不绝的乡情。

  值得一提的是,余光中能将各客居的江湖地也当作故乡来处,这样的人必定怀一颗敏锐但笃静之心,视拼搏为常态,随遇而安。他在《没有人是一个岛》中犀利指出:“《桃花源记》里的生活虽然美满,但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选择跟随诸葛亮在西蜀奋斗,因为诸葛亮必须争取明天,而明天对桃花源中人并无意义。”

  卷一以《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开篇,虽是实写生命中与火车相关的若干印象,但大有统贯全书之意。《金陵子弟江湖客》写于2000年重返母校南京大学之后,弥漫着一抹淡淡的哀愁。《思蜀》回忆中学时光,昔日的师长和同窗,仿若就在昨日。《新大陆,旧大陆》是阔别半世纪回归后的感思。

  当中二卷分写香港和台湾的岁月,追念过往情分的如《前贤与旧友》,缅怀“次故乡”的如《思台北,念台北》,洋溢闲情的如《花鸟》《牛蛙记》,无不生动诙谐。

  卷四着重讲述海外印记,如三访西班牙时的《雨城古寺》,四度旅美时的《从西岸到东岸》,还有《不朽,是一堆顽石?》这篇被多次收录文集的名作。

  “淡而有味”,是公认的散文境界,然而,举重若轻千斤重,且须百炼功。淡是形,指语言恬淡。本书几乎是口述,没什么甜腻、惊魄的文句,若是撤换却也为之可惜。味是意,指言之有物。传统散文以叙事、抒情为正宗,以叙事为底,醮之以情,若是脱离了事件,空抒情感,就会腻人。余光中本是土生南京人,少年求学去了乡下成都,后迁居香港,考上台大,再赴美进修,学成后任教于两岸三地。本书勾勒出了余光中大致的生平和性情,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他的半部自传。

  读散文,原本是静心的,却能读出情绪来,在心魂深处引起共鸣,激励着你不断深入下去。余光中的散文美学属于这一种。以《沙田山居》中的首段为例:“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好的散文必讲语言,我一贯主张冲淡,连标题和标点也要尽量素净,写情尤以清淡为美。由文想到人,素人总是叫人喜欢的。冲淡与平淡一字之差,效果却有千里之距。文采并不指焰火式表达,而讲用字的精准和笃定。余光中不仅求得了表意,也做到了炼美。他并无只言片语写故乡,仅着“大陆”和“莽苍”二词,就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及渴盼统一的祈愿,比大幅度抒怀更能漾起心头的涟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