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暖心暖肺的情感抒发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晓林 编辑:王进文 2018-04-17 09:32:10
时刻新闻
—分享—

  厉彦林的散文选《地气》(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汇集了他的七十篇优美散文,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精美大气,与文章交相辉映。而且每篇散文后边都有二维码,微信扫描就可听配乐朗诵,使人耳目一新,也真切感受到高科技的神奇。《地气》中的每篇散文,故事细节、抒情状物、写人绘景都是不尽相同的,但仔细品读之后,都会感触到写在纸上的文字有一种聚元气、有骨气、扬正气的力量,紧贴地气,紧扣时代,直击读者的心灵。

  《地气》这本散文集,分为乡情如酒、亲情暖心、真情在胸和家国情深四辑。这些作品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记录人间变迁、反映发展成就、弘扬真善美,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有的文学创作,很注重个体内心和个体生命的体验,无形中往往忽略了时代主调、家国情怀与人民心声。厉彦林则不同,他说“我愿终生成为一位故乡的歌者”,他立足沂蒙大地,讴歌亲人和乡亲,以此为圆点,延伸至人民甚至人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革命前辈、英模人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等宏大主题都在他文章中留下印记,父母亲人、沂蒙母亲、红嫂群体、蒙山老人、无名烈士,以及沂蒙石磨、地瓜、煎饼、布鞋、鞋垫、窗花等,都在他的笔下鲜活生动起来,彰显出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和丰腴宝藏,而人民是文学创作的表现主体和最终评判者。厉彦林总是怀着对亲人、对乡亲、对故土的崇拜和敬畏之心,善于将内心的感受、对亲人的真情实感沉淀到化不开的浓度和烈酒般的纯度,读者往往被其真诚、圣洁、善良、美好的感情所打动。当读到《仰望弯腰驼背的娘》《回家吃顿娘做的饭》《舍命保花》等散文时,难免让人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春天住在我的村庄》《享受春雨》《煤油灯》《年夜饺子》《赊小鸡》《喜鹊窝》《赶年集》等散文所写的事虽然很“小”,却藏着大主题,透出抚慰社会的温度和照耀人心的光芒,是暖心暖肺的情感抒发。此书的序和跋,分别是散文《地气重凝》和《天光照耀》,都是从关注“今天天气如何?”入笔,反映着中华文化的天地观、宇宙观,“人们极少感谢土地的养育之恩,土地她不计较,默不作声地养育着所有的人;人们为了一时的利益,肆意破坏着她,她不生气,宽宏大度地养育着所有的人;坏人再怎么恶贯满盈、罪该万死,她也不在乎,毫不偏心地养育所有的人。这就是土地的胸怀,展示出最伟大母亲的慈善仁爱,她爱所有子女,摒弃一切掩盖在生命之上的功利或是罪恶。”家人和乡亲们平常的喜怒哀乐,折射的都是民意、民生和民心。《陪爹娘游览天安门》,是个人的尽孝道,但更能反映出沂蒙老区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厉彦林的散文,善于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人民、民族的命运联结起来。文艺创作的素材和作者的灵感只有来源于平凡生活,作品才有大地的气息、温度和鲜活度。普普通通的人、事和物,如旱烟袋、剃头匠、蛙声、萤火虫、麻雀、自行车,都能写成优美的散文,都闪动着生活、生命的力量,升腾着积蓄元气、涵养正气的地气,彰显着厚重踏实的底气。《享受春雨》是对纯真与洒脱的渴望,《赊小鸡》呼唤的是诚信,《天烛峰的松》期盼的是社会公平,《进城的大树》抵制的是对农村急功近利的掠夺,《出类拔萃的秘密》张扬的是扎根大地、自我奋斗的精神境界。《攥一把泥土的芳香》,泥土那奇妙独特的芳香和泥土浸润的乡情、乡愁入鼻、入心、入骨,自然且舒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的力量。正如英国诗人拜伦所言:“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立德树人”,涵养公共文明,重塑民族精神高地,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因融入人们的血液和骨子里,更好地发挥文学作品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涵养作用。期盼厉彦林继续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写出更多讴歌时代和人民的好作品。

  (作者:张晓林,系《求是》杂志原总编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