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家丁捷:希望文学现实升华为社会现实力量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谢蝶 编辑:魏玮 2020-08-10 11:35:5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迄今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作家丁捷创作了长篇小说《依偎》《亢奋》《如花如玉》《撕裂》,长篇纪实文学《追问》,短篇小说集《现代诱惑症》,诗集《沿着爱的方向》《藤乡》,大散文《约定》《初心》,儿童文学《小困兽》《星公主》《卖乖王》等多部作品。

以四十岁援疆归来和《依偎》的写作出版为分界线,丁捷的人生和文学大概可以划分成前阶段的青春时期和现阶段的现实时期。8月7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丁捷创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8月7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丁捷创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青春时期的“依偎”之情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将丁捷的创作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长篇小说《依偎》为代表的纯文学的、浪漫的、唯美的、理想主义的、超现实的创作;一类是《追问》《撕裂》《初心》为代表的关注现实、追踪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

丁捷早期作品围绕校园和青春,并凭借小说《依偎》获得亚洲青春文学奖。山西大学教授、《小说评论》主编王春林评价《依偎》是一部浪漫、奇幻、空灵、唯美又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从美学的角度看,这是现代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浓厚的叙事。

在苏州大学教授房伟看来,《依偎》不是表面上看到的爱情小说,实际上它写的是爱情的创伤,更多的是一种人性的创伤,也包含了深刻的社会的创伤。

“《依偎》不只是关于孤独和爱,而是关于创伤和身体的小说。人在濒临死亡那一刻对于生命过往的应急性回望、整理和反思,《依偎》记录了身体的疼痛和记忆。所以,文学的疗愈既是精神自救,也是身体的安放和安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如是说。

现阶段的“追问”之旅

近年来,丁捷将笔墨从青春书写转至现实生活。多年的援疆生活和纪检工作,对他的创作转型影响很大。在不到10年的时间,他创作出版了大散文《约定》,随笔《名流之流》,“问心”三部曲《追问》《初心》《撕裂》等一系列作品。

“如果说《依偎》是一部‘上天’的小说,那《撕裂》就是一部‘入地’的小说、接地气的小说。”王春林表示,“《撕裂》是粗粝的现实主义写作,这样一种写作更多地与作家的社会生存经验紧密相关。这个小说更注重于对他者的书写,更注重于对复杂社会事项的描绘和呈现。”

在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童看来,丁捷总是把拆解、思考后的个人生活注入文学创作:“他的创作表现是他个人直面生活时的那一部分现实,以及他对这一部分现实的思考。”也因为这个特点,同样写反腐败小说,苏童认为丁捷和周梅森在语言的温度、感情的投入及作者声音的显著度上均有不同,丁捷“更直接”。

“在《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前,丁捷的《追问》也在卖,很多书店都把这两本书搭配在一起卖。那时很多读者提到《人民的名义》就讲到《追问》,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注意丁捷。”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梅森表示,“我觉得丁捷的作品有人味,有人性的温度,不像有些作者的读物干巴巴的。为什么这么多读者喜欢他?这么多机关干部把他的作品看作学习读物,是有道理的。”

跨文体写作的多样性

丁捷的写作跨度很广,这种跨度不光是从青春写作向现实写作的跨越,还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儿童文学等各类文体和门类的跨越。今年,丁捷又有4部作品即将出版上市,包括《初心·青春美文版》《丁捷心画》,以及绘画文学《路人皆有哲学》《凡人皆有艺术》等。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评价丁捷是一位擅长多种文体写作的作家。“他既关注现实社会,能融入其中,又能走出来,这对他而言是一个特别好的独特的视角。对于人和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微妙,丁捷也呈现得十分精彩。所以我觉得他的写作既是一种生机勃发的、青春洋溢的文学,又是一种介入现实的有态度的文学。”

就“跨文体写作”“跨界写作”的问题,何平有自己的解读。“丁捷被文学界熟知是新世纪以后的事,但他的写作起点在1980年代中期,属于19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的一部分。如果追溯个人写作史,丁捷早期作为一个文学少年参与到1980年代校园文学,是一个写作者,也是一个文学社团的组织者,后者他是涉及几十所中学的清波诗社的社长。”

“1980年代的校园文学社团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文学性和自主性更强,不像现在只是所谓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丁捷那一批文学少年当时的写作、阅读都不像现在这么‘专业细分化’——诗人就只读诗集,小说家就只读和小说相关的东西。”何平说,有这样一个起点,丁捷跨越文体的写作与现在“表演型”的跨界写作其实是不一样的。

归来仍是少年心

“我是一个文学的痴情儿,我从10岁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12岁冒冒失失写作,14岁开始发表作品,一晃四十余年了,跟文学的纠缠从未停顿。”丁捷在现场说,“我就是一枚文学痴情儿,一旦爱上,终身不移。”

“文学不断校对着我的人生过去的几十年,我一直坚持以业余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它不但没有耽误我的日常工作,还让我在工作中更有激情和良知。”他说,人生已经是半部文学几十年,他希望自己能将“社会现实”不断转化为“文学现实”,也期待自己的“文学现实”会升华为社会的“现实”力量。

丁捷

“我创作的终极目标是追问生命中最深层次的脆弱,唤醒人性中的悲悯,以此激发爱的力量。”在此前的采访中,丁捷还透露今后在体裁上逐渐聚拢到小说,“方向是两条脉络并行,一个是发端于《依偎》的灵魂系列,还会有至少两个长篇;一个是发端于《亢奋》到《追问》《撕裂》的现实系列,至少还会有两个长篇小说和若干部纪实文学。”

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在会议总结中说,丁捷一直在行走,他真正地踏在大地上,真正地深入到生活最深入的部分。“他是被现实强烈冲击的人,但他一直没有退出,他没有放弃写作。他从孩童时期开始创作至今,始终保持本真和纯真。”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谢蝶

编辑:魏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