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跟着《中国国家地理》探秘“宝藏湖南” 郑佳明解读“了不起的湖南人”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袁思蕾 编辑:魏玮 2021-02-26 11:26:0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不到潇湘岂有诗。说到湖南,古往今来,人们总是不吝于用各种辞藻来描述这里的山山水水。识山辨水,是认识湖南最初始、最古老、也是最浪漫的“打开方式”。

2021年伊始,国内知名地理科普刊物《中国国家地理》重磅推出“湖南专辑”,分上下两期,从山水、人文两大维度,浓墨重彩地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山水旖旎、历史丰厚、鲜活多姿、生机勃勃的“新”湖南。

可以说,“湖南专辑”的推出,是对湖南的一次全新认知和解读。它以地理地质科普的角度切入,特邀相关领域的数十位学者、专家深入解读,为读者带来了认识湖南不同以往的视角,激发了人们新的探索欲望:原来,湖南还有这么多不曾示人、瑰丽动人的一面!

“湖南专辑”究竟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新”湖南?这个“新”湖南有哪些不同以往的地方?请跟随红网时刻记者一道,在专家、学者的解读中寻找答案。本期专家为知名文化学者郑佳明,他将带领大家领略独具魅力的湖湘文化和人文风情。

图片1.png

《中国国家地理》湖南专辑上下篇封面。

红网时刻记者 蔡娟 袁思蕾 长沙报道

在中国各省中,湖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那么,湖南的特殊之处在哪呢?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著名学者郑佳明说,翻阅《中国国家地理》“湖南专辑”不难发现,湖南的特殊之处,既藏于山水之中,又藏于人文之中。

“锦绣潇湘,灵山秀水,巫骚之气,诗情画意。”郑佳明说,从古至今,潇湘胜景让人叹为观止,也让无数文人骚客在此留下千古诗篇,以致陆游发出这样的感叹:“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正是湖南河流地貌的多样性,让湖南呈现出自然风光秀丽、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夺目姿态。

湖湘山水孕育“了不起的湖南人”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特别是建立新中国之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人才呈现“井喷式”的爆发,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湖南“红色”人物群体崛起,是世人瞩目的特殊人文现象。

除了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重要人物之外,湖南也出了很多科学家、外交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不同行业的知名人物。在地理学界,湖南出了不少知名的地理学家,如邹代钧、傅角今、黄国璋、左大康等;在建筑学界,有梁思成齐名的刘敦桢,两人并称“北梁南刘”……此次“湖南专辑”,系统梳理与论述了近代以来湖湘人才群体及其形成的原因,也对代表性人物进行了重点解读。

p084-085 综述.jpg

《中国国家地理》湖南专辑内页。

“这里既有洞庭湖边柔情似水的沈从文、丁玲,也有怀化、邵阳等大山里勇猛的将军,湖南多样、多变的山川河流,让湖南产生了多样、多变的人才。”在郑佳明看来,湖南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湖南的思想、湖南的伟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独特人文现象,这背后承载的是湖南的思想,即延续千年、厚重独特的湖湘文化。

郑佳明认为,湖湘文化有三个层面:湘人精神、湘人思想、湘人个性。湘人思想藏于湘学之中,藏在岳麓书院里,千年弦歌不绝,传承学术思想。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石鼓书院、渌江书院等地方书院、时务学堂所培养出的无数湖南知识分子,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超人的智慧、忠诚的信仰、坚强的毅力,所以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微信图片_20210225165956.png

《中国国家地理》湖南专辑内页。

郑佳明介绍,湖湘文化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部分。在古代,湖湘文化有高潮也有低潮。古代湖湘文化,有两次思想高潮:一次是在宋代,湖南道县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周敦颐继而又影响了他的学生程颢、程颐,他们的弟子又来到湖南,衍生出岳麓书院,这对当时的中国影响很大,让湖南成为了中国理学重镇;另一次是在明末清初,湖南衡阳县出了个大思想家王船山,他的成就是“返本开新”,他用四十年的时间在深山老林著书,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孤愤与操守,对宋元明以来思想上的偏差进行纠正,返回到中华文化的本源,对近现代湖南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影响至今。

岳麓书院是最耀眼的“湖湘名片”

“从宋代开始,理学在湖南扎根。正如郭嵩焘所言,从周敦颐到王船山,横亘七百年,理学之光照亮了湖南的山林,也照亮了湖南士子的内心世界。”郑佳明说,宋代理学传承至今,其传承的寓所、载体就是书院,其中最为宝贵的就是岳麓书院。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省重振岳麓书院,对书院进行了多次修复,在教学、科研、文保、旅游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是湖湘文化传播、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基地。因此,岳麓书院是最为耀眼的“湖湘名片”。

b3d16b712363b85ffed8e16473cce53.png

《中国国家地理》湖南专辑内页。

p048-049 重工.jpg

《中国国家地理》湖南专辑内页。

而进入到近现代,郑佳明认为,正是在千年湖湘文化的熏陶下,湖南人逐渐发生质变,特别是湖湘文化中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等特质,对近现代湖南人才群体的“厚积薄发”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受千年理学影响,是典型的“实干派”;他们既富有理想,也注重实干,恰如一股清流;他们知行合一,埋头苦干,踏着变革的脚步前进,成为时代的娇子。

对于1840年-1949年这109年间的湖南人物,郑佳明曾有过深入研究,他的结论是:在这109年内,湖南涌现出包括陶澍、曾国藩、谭嗣同、黄兴、毛泽东等在内5个人才群体和5个引领中国的思潮。这一精彩观点,被“湖南专辑”所引用。郑佳明表示,这5个人才群体和5个思潮,是近代湖南发展的脉络、湖南人文精神的节奏和标志,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湖湘文化与湘人精神。

“湖南人的个性,主要是血性。”湖南人的血性从哪里来?郑佳明说,一方面,受湖南地貌、水流、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这里人与自然的矛盾原本就很多,从楚人筚路蓝缕,到湖南人与天斗与地斗,锻造了湖南人的血性。另一方面,湖南自古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宋元之后,民族融合步伐才逐步加快。事实上,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民族之间是一个互相砥砺的过程,湖南人也深受少数民族淳朴、坦诚、勇敢的精神影响,“蛮”就是少数民族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湘军打仗就是“扎硬寨,打死仗”,这种“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就是湘人性格的一大特点。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袁思蕾

编辑:魏玮

本文为阅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ook.rednet.cn/content/2021/02/25/90461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