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骨子里的人性

来源:红网 作者:夏雪 编辑:李子璇 2016-04-19 13:42:04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夏雪
  
  老实说,看第一章时我内心感觉到的是暗暗的恐惧。带着这份恐惧,还带着一丝好奇,我鼓励自己继续往下读,安慰道:“后面就好了,后面就好了,真相在后面……”然而,我错了,后面是更多的恐惧和疑惑。于是,我又开始做笔记。我急切地想要挖掘煤永老师的秘密,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信息。这是普遍的中国式读者的读书情结:渴望故事和它的结局。残雪老师的文字带着某种魔力。她笔下的人物是血淋淋的。
  
  “成长是一个鲜血淋漓的过程,是一次次把自己扒光,再找件衣服穿上的过程,是一次次被人家大耳光扇在左脸,还不得不把右脸伸出去的过程。如果没有现实的压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承受这种折磨。”这段话在别处看到,放在这里形容小蔓和雨田最合适。小蔓是一个在不断成长、成熟和独立并发现真我的女人。在爱与被爱中渐渐明白人生,并找到要为之奋斗和奉献的世界。雨田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实践者,在充满诱惑和艰辛的道路上探索和实现自我。这样的一对人儿,不正是代表着如今一群不安于现状、拼搏奋斗的人吗?
  
  五里渠小学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古平和煤永是这个小世界中两个有秘密的人。而古平是可爱的。在看到他孵小鸡的行为后,小蔓对煤永说:“多么可爱啊!”这样的一个人,一生恋着、想着另一个人,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以至于让人看了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心疼。但这种对爱的固执,何尝不是我们几乎快要失去的东西。煤永的纠缠则体现在他是一个背负太多的人:对亡妻的思念、对女儿的疼爱、对女婿的期望以及对生活的种种热爱和幻想……但这些都是无用之物。于是,农出现了。农是一个对生命特别敏感的人。她走进煤永的生活里,去发现他,去感染他,去爱护他,总是落落大方地包容一切。
  
  谢密密是穷苦的代表,但他身上有不折不挠的勤劳和坚强。“谢拾荒”拾的是生存的机会,更是生活的勇气和智慧。谢密密的“秘密”就是五里渠小学。破烂王就是那个来讨要秘密的人。这个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太久的人已经回不到原地,因为他觉得属于他的新世界已经开启。“可别淹死在那里头啊!”可别淹死在贪欲里!“扔吧扔吧,仍干净一身轻!”谢密密这样说。扔掉那些于生命无关紧要的负担和压力,扔掉对“对”与“错”的执念,扔掉欲望和累赘。于是,阳光和快乐就来到身边。你应该热爱生活,就像朱闪这个可爱、率真的姑娘一样,但不要停止对生活的“窥视”,不要放松度量它的警戒心,不要放弃认识和接近它的机会。
  
  云医是被铺垫得最多的角色。残雪老师一定有更深的寓意寄托于他。是什么,我无从得知。这是我的“薛定谔之猫”,碰不得。云医是孤独的,孤独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后来,终于“可以监测地下的情况”。许校长欣慰地说:“在人群中也可以。”在人群中也可以坚持和探索真理!“谁能安全返回,谁就是有资格进行下一轮探险的勇敢者!不能战胜危险者都是懒汉和懦夫!”小煤老师“姝”女士的身上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她的特殊是云医心中的“鬼”。他怀揣着,煎熬着,不如彻底接受,“决心将自己变成一条人蛇”。云医从此学会保护,学会分享,学会放手。我觉得他从此不再孤独了,因为心中充满了爱。“随着他们的脚步渐渐变得沉稳,大山将敞开怀抱接纳这些新人。”云医和蛇,会不会是你我?
  
  在书中,残雪老师天马行空地将时间和空间都联系了起来。从张丹织“面对灯火辉煌的城市”时的恐慌和“追求美”的过程中的迷失,到来到五里渠小学后的充实和满足,再到学会如实地接纳自己;从煤永同连小火的农舍一聚、雨田的非洲之行,到洪鸣和鸦的爱情、猎人阿讯的失恋、云伯的多情,再到“热带动物”沙门女士的书店和她的读者们。这是从欲望到人性,从理想到现实,从叛逆到接受,从挣扎到平静……的蜕变。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书中刻画了许多性格迥异、特立独行的人物形象,比如许校长、孤儿团。这些人物的名字均暗含着某种谐音后的含义,比如改名为“鸦”的巫涯女士多少带着一种聒噪的、令人不安的情绪。全书以这些名字作为各章节的标题,看似割裂、毫无关系的标题间,其实环环相接。故事情节荒谬离奇,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是值得一再回味的。残雪老师在书中表达出的对灵魂的思考、对自然的探索都在人物间荒诞的对话中有意无意地传达着。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了“蝴蝶效应”。这二者并没有什么联系,但也许呢?正如此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