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书屋一大特色是为老年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光书屋 供图
莫道桑榆晚,红霞正满天。湖北省武汉市有169万老龄人口,却没有专业的老年书店,直到2015年9月时光书屋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个局面。“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购书,通过新媒体读书,然而对于老人来说,实体书店太重要了。一方面他们偏爱纸质图书;另一方面一家书店很可能就是老人们一段美好的记忆。”时光书屋负责人刘珊告诉记者,她希望这家老年专业书店,可以服务老年教育,促进全民阅读。
书籍预订 想方设法为老人找好书
走进时光书屋,一股浓厚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实木的桌椅、复古的台灯,面积225平方米的书店被装饰得古色古香。据店长陈静介绍,书店分为图书、产品和休闲三大功能区,其中图书有1.5万册,涉及历史、文学、计算机、外语、摄影等10多类。
“平均每天有200多位老年人来这儿看书买书。通过观察,我们也了解到老年人的一些购书需求。”陈静发现,民歌、养生保健、书法绘画等书籍最受欢迎。此外,名著和怀旧的连环画也深受老人喜爱。前不久,在老年大学上课的曾宪龙老人一口气购买了6套连环画,全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是为了送给孙子作为生日礼物。老人说:“送500元钱不如送这套连环画有意义,既能学到知识,也能作为收藏。”
采访当天,记者见到了时光书屋的“忠实粉丝”陈秀珍。今年65岁的陈秀珍家住武汉市东西湖区,来书屋一趟需要换乘3次公交车。“过来是挺麻烦,光来回坐车就要3个小时,但我喜欢这里,服务好,做实事。”陈秀珍第一次来到时光书屋是在2015年12月,当时她正在寻找一本养生类书——《范志红:吃对你的家常菜》。“我在电视中看到这本书,就想买一本,但找了很多家书店都没有找到。特别是一些大书城,书太多,看得人眼花,店员也没时间帮我找。”然而在时光书屋,陈秀珍的需求得到店员冯柳的高度重视,冯柳记下书名,并告诉陈秀珍,待订到图书后,再通知她来购买。“一个星期后,店员给我打电话,让我来拿书,实在太惊喜了,还以为大家都把我忘了呢。”回忆起第一次买书的经历,陈秀珍感动得眼眶发红。
个性服务 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时光书屋的另一大特色,是为老年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老人可以在这里举办小型文学沙龙,约三五好友,品一壶清茶,或挥毫泼墨、以文会友,或畅谈人生、交流心得,享受舒适生活;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标价售卖,目前,书店内有老年人的手工、书画和盆景等作品100多件出售,这种服务为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平台。书店还提供个性化“出版”服务,如制作和印刷个人相册、回忆录、家谱、书画作品集等,一本起印,满足老年群体特有的“铅字情结”。
“退休后不为吃喝发愁,但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没用了。但在这里,我们能找到成就感。”60岁的董卫林是时光书屋的常客,她一边展示刚为87岁老母亲购买的图书《健康》,一边告诉记者,她在这里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讨论读书心得,一起学习唱歌,一起制作手工艺品。“这个书屋是专门为老年人打造的,说明我们退休后并没有被社会抛弃,国家还在照顾我们。”在董卫林看来,时光书屋是她的加油站、安全岛。
时光书屋内现有4名店员,全部都有多年服务老年读者的工作经历。“老年读者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对待就可以了,而且这些老人也很通情理。”陈静说,由于常年与老人接触,店员在服务老年读者、了解老人需求方面具有优势,服务做得很细。如有些老人舍不得买书,每天中午专门过来抄书,店员不仅不会阻拦,还会悄悄递上免费的茶水。“目前店内人手不足,但我们不会轻易招人,主要是担心新人经验不足,伤害到老人的情感。”陈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