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 作者:龚琳娜/老锣 出版:现代出版社 时间:2016年6月
编者的话
凭一首《忐忑》,龚琳娜在网络走红,其歌唱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边是网友调侃她为“神曲”制造者;另一边是音乐圈专业人士对她的高度评价。
被称作“神曲”的《忐忑》《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走红背后有什么故事?龚琳娜老锣夫妇为什么会创作这样的歌曲?他们怎么理解所谓的“神曲”?
龚琳娜和老锣的人生自传《走自己的路》最新出版,记录了他们这些年来的感受与成长,从中可见一段相知相爱的关系如何诞生,以及两人不同的性情与人生故事。今天我们先睹为快!
到民间去附身于歌
2003年我跟着老锣去纽伦堡演出,纽伦堡每年夏天都有音乐节。在去纽伦堡演出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我都在不断地学习。从德国回来决定走新的路开始,我就一直在重新梳理自己:我为什么要唱歌,我和歌又是怎样的关系。
2002年我到贵州采风以后,当年10月份又去了浙江台州采风,去听南北民歌大擂台。那时我认识了歌唱家王昆老师,她跟我说过一句话:“你要附身于歌,或者是歌附于你的体。”当时还有周吉老师,他现在已经去世了,他是研究新疆音乐最好的专家。他对我说:“不要千人一声,你要一人千声。”
这些话我都记在本子里,但那个时候我并不能真正体会它们,只是朦胧地感觉到确实要学习更多更多的声音,要从民间出发。2003年4月份,我又一个人去了福建采风。
这是第三次一个人去采风,在福建的漳州地区,漳浦市,开始学歌仔戏,那里叫芗剧。我到他们的芗剧团,每天学。当时我认识了两个人,一个是老何,一个是小蔡。
老何七十多岁,他唱芗剧唱得特别有味,他教了我好多唱段,像《丢丢铜》《卖药调》,这些都是他开始教我的,用闽南话唱。小蔡是拉四胡的,他特别年轻,比我还小。他作曲,拉胡琴,自己很向上。因为他经常给我拉琴,我来唱,老何来教,所以我跟他们俩成为很好的朋友,从早到晚在一起。我在那里待了一个星期,我走的时候他们都敲锣打鼓地送我走,他们都哭了。
这几次的采风除了让我学到不同的歌和声音外,也让我体会到人与人的交心。因为我到那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人,但是我走的时候他们都流泪。没有防备之心,大家都是那么淳朴。所以我想,我去采风,让我明白如果要在唱歌方面提高自己,不是要去拜更高的教授,去学校里学什么,更多的要走入民间。在民间不只学到了唱法,也学到了怎么与人相处,怎么去面对所有新鲜的事。
很多民歌只是唱法和味道不一样,但直击灵魂的那种方式是一样的。而我们学东西,老要绕,比如说跳舞,要起个范儿才跳,为什么不直接跳呢。比如说古筝,把手提得老高才弹下去。其实民间的东西都很纯粹,“叭叭叭”就来了。所以我学到这些以后,有了后来比较自然的唱法。
但是我去学习其他声音的时候,我都不太意识到怎么用它们去唱新的作品。比如我唱陕北的民歌,我可以做到有这个味;我唱福建的,也可以这样。但如果用到新歌里面,就不会了,我抓不到,我不知道怎么融合。我想这也是原生态歌手或者戏曲人的一种问题,因为他长期就用一种方式,观念里也认为不可逾越。
唱出《忐忑》一人千声
我真正开始将采风学习的各种声音融合起来,是在德国练歌的时候,就是我们“五行乐队”纽伦堡演出之前那段时间。在那边练歌的时候就遇到这种问题,老锣说:“你为什么能唱那么多戏曲和民歌,但是一唱新歌的时候,你就只有一种声。”我说:“歌是歌,戏是戏嘛,是两回事。”他说:“为什么你不可以把唱戏的那种声音,只是用那个技巧放在新的作品里?”我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戏和歌,就是两回事。”然后他说:“我现在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就在屋里练,用一样的旋律给我出十种声音,一个小时以后我回来检查。”他把门一关,就出去了。
当时他给了我一段旋律,我就想,这次用小花旦,花旦的那种音色,可以。再用一次老旦,可以。再用一下秦腔里面的黑撒,就是黑头的唱法,哎?都可以啊!那几分钟我就通了!一下就通了,就转过来了。然后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天呐,那我们拥有的声音财富就太多了!原来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听老师说,这唱法不科学,你的声音太白了,太直了。民歌直不直?那山歌,直溜溜地就出来了,你再给它卷起来,怪不得人家都说我们的民歌美声化。
所以这一下就打破了我的审美,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怎么唱,该怎么学。这就印证了周吉老师说的“你要一人千声”。但是反过来你不光一人千声,你还要把这千声融合起来,为你所用。所以我就觉得我找到宝贝了,因为中国那么大,东西南北,方言、民歌就不说了,再说戏曲,那一个京剧里就有不同的行当,每个行当有不同的派,程砚秋和梅兰芳唱的都不一样,我学一辈子都学不完,我还迷信什么美声老师啊。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始意识到,我随时能找声音学。我就开始学评弹啊、学昆曲啊,研究它们的声音。比如说老锣新写一个作品,哎哟,我觉得这作品适合什么,我就去学那个,学了马上用。不行?不行再换一个。最后《忐忑》就这样出来的,所以《忐忑》有很多变化的声音,不是我生搬硬套地给它放上去的,都是有来处的,是我真正地融会了各种唱法。
(节选自《走自己的路》,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作者简介】
龚琳娜:贵州人,1975年生,中国音乐学院毕业。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龚琳娜是一个有个性的歌唱家,她的音乐既前卫又典雅,她站在台上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完全在音乐艺术里。龚琳娜还发起“声音行动”音乐教育项目,旨在传播独具中国特色的发音唱法及音乐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