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樱在山西图书大厦为读者签名
作为一名极受孩子欢迎的童书作家,她先后创作了《男生日记》《女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以及最近正大热的《笑猫日记》等一系列童书。很难相信一个作家,可以这么多年保持童心,永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描述世界,去探索未知。也很难相信,她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个故事,更是将无数的教育理论,努力渗透到了孩子们爱看的故事中。
她说起教育,永远比说起自己童书的销量更有热情,说起孩子,永远都那么有同理心和耐心。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吧,让每个孩子在她故事的陪伴下,慢慢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近日,她来到了山西图书大厦,和山西的教师及孩子们热情相拥。无论对于读者还是对于杨红樱,因为一本书产生的缘分,都是“最美的遇见”。
A 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善良
山西晚报:欢迎来山西,应该不是第一次来了吧,觉得太原有什么变化吗?
杨红樱:来过好几次了,这次来是带着《笑猫日记》和大家见面的。虽然来得不少,但是每次行程都很紧凑,了解并不多。
山西晚报:你好像很早就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写作了,资料上看是19岁,是这样吗?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想到创作儿童文学?
杨红樱:因为我当时是一名小学教师,写作不是为了当作家,就是想把这些故事写给班上的孩子们看。
山西晚报:看来你很喜欢孩子,选择的职业不是教师就是儿童文学作家。
杨红樱:这是我从小的理想,我小时候很笨,非常笨,二年级了,不会写三这个数字。但是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她从没有嫌我笨,还告诉其他同学,杨红樱为什么不会写三,因为她比我们小。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对我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那时候就告诉自己,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当一个不嫌学生笨的老师。
山西晚报:所以你跟着她的脚步前进。
杨红樱:对,我当老师从不着急,其他老师急死了,又给孩子补课,又每天做题。我不着急,因为我知道孩子不进步只是一个很短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快就会过去,孩子们的进步会超乎你的想象。我当老师当得超级开心,因为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都好聪明啊,我没见过比我小时候更笨的孩子。所以老师和家长为什么焦虑呢?就是因为他们总把自己的孩子和最出色的那个孩子比,那当然焦虑了。
山西晚报:现在的各种教育理论很多,都期望把孩子教得更出色。
杨红樱:当时不比现在,现在有成套成套的教育理论,当时只有一样东西可以依托,就是善良。
山西晚报:善良?
杨红樱:对。与人为善,也要放在孩子身上,至少我不去伤害孩子,至少能够非常宽容地对待孩子的成长。所以我觉得,教师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
山西晚报:当教师当了多少年?
杨红樱:也不多,就六年,把一个班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后来就去出版社当了童书编辑。就是在这个岗位上,我学习了很多国内外的儿童教育理论,同时看到了很多目前国内童书市场的乱象。很多人都在随随便便写书,然后依靠种种宣传手段,或者依靠学校老师的推广,让家长买单,让孩子看这些书。家长只看大人的书,对孩子的书看得不多,也理解不深,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看的是什么质量的书。这些书孩子并不愿意看,家长就这样白白买了单,还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误解,认为孩子不喜欢读书。
山西晚报:现在的孩子确实都是一柜子书,不知道能不能看完。
杨红樱:一些发达国家,对童书编辑的要求非常高,通常都要求受过专业教育,懂得如何用孩子的语言去给孩子讲故事,怎样的故事结构,怎样的用词,怎样造句,都很有讲究。但是我们国家,还处在向这个阶段发展的时期,市场上的童书质量良莠不齐,需要认真判断。
山西晚报:我知道你的书在很多国家发行。
杨红樱:但其实我觉得制作得不是很好。你知道为什么不好?翻译问题。就像很多世界名著翻译成中文并不好看一样,我的书翻译成其他语言也没办法体现原文的风采,纵然它们在国外的销量不凡。
比如说美国版本的“马小跳”,他们完全把马小跳塑造成一个美国孩子了,他们总觉得中国孩子不会是这样的。法文版的“马小跳”更是让我气愤,封面就改了三遍。封面上“马小跳”就像一个叫花子一样,他们心目中的中国调皮孩子永远都像三毛那样,腰上还扎一根草带子,把我气坏了。马小跳其实时尚又阳光,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典型形象,怎么到了老外那里就成了这样?所以我对国外出版的我的作品不是很满意。
B 最受不了一句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山西晚报:教师除了善良,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杨红樱:我觉得教师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个性,并尊重这种个性。但是现在大多数老师一说起来就是说孩子的成绩,他在班里能排多少名,而不是去想这个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潜质。作为教师,应该有一双艺术家的眼睛,去发现,去赞美。
如同我小时候一样,我经常爱发呆,经常走神,如果老师没有注意到我的不同,那么这就是上课不认真的表现。但其实我发呆的时候是在想象,走神的时候是在观察,想象和观察,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如果在当时被扼杀掉,那肯定没有现在的杨红樱了。所以我今天听到很多家长说,怎么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作家,我都无语了,作家是能够被培养出来的吗?所以别把全班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模式,让每个孩子保持自己的天性,作家、科学家、画家等等,自然会涌现出来。
山西晚报:你书中的孩子就很有个性。
杨红樱:对,我绝对不会在书中流露出对于某个孩子的差别对待,你是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不会。对我来说,只有个性不一样的学生。我后来不当老师可能也与我的这个认知有关系,我难以忍受学校的其他老师把孩子按学习成绩分等级,我最受不了他们说孩子的一句话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山西晚报:现在也有。
杨红樱:教师应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有尊严的长大,才会成为有尊严的成人。
C 没有不喜欢读书的孩子
山西晚报:电子产品横行时代,怎样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杨红樱: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是兴趣。想想大人,我们所谓好的阅读习惯,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吸收里面的营养,消化精彩字句。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这本书孩子都不喜欢,这些都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现在孩子阅读遇到的最大问题,没有兴趣。
我是一直不主张搞运动式的读书,也不主张谁谁谁拉一张书单,每个人推荐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书,而阅读永远是很个人的事情。人有个性,阅读也是有个性的,特别是儿童阅读。小学的孩子和学前班的孩子阅读兴趣不一样,学前班的孩子和婴儿的阅读兴趣也不一样,男生、女生不一样,好动的和好静的也不一样。上一次就是在晋城,有个特别重视阅读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我就问那个小男孩,你为什么不喜欢读书?这个孩子很委屈地说,我喜欢读兵器书。家长说,你看他,就是读兵器书,我给他买了那么多书他都不愿意读,就要读兵器书,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攒下来去买那些兵器书。
我顿时心都融化了,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小男孩啊,居然节约下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书看,但家长却毫不支持,认为他根本不是在读书。可是书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呀,兵器书难道就不是书,只有文学名著才是书吗?我对这位小男孩的家长说:你知不知道,你儿子将来很可能是一位军事家呀!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遇到孩子喜欢的书,只要有兴趣,就让他读。
山西晚报:咱们这个时代,物质很发达,各种思维也很繁杂,在这个时代,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杨红樱:最快乐的,还是给他成长的空间。中国的家长,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家长,但是却不太懂得怎样给孩子空间。为什么孩子喜欢马小跳,因为很多孩子童年没得到的,在马小跳身上体现出来了。所以,马小跳就是孩子们的一个理想,他的生活是孩子们向往的生活。马小跳能做许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说,他一会儿去竞选市长了,一会儿又遇到一条流浪狗,他去救助了。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这些,所以马小跳成为孩子们心理上的安慰。
我们身边绝大多数孩子,时间都是由家长来安排的,很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说孩子不爱阅读,他们只是没有遇到自己想看的书。
本报记者 康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