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代文人不“流汗”?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苏静 编辑:王嫣 2016-08-14 09:14:55
时刻新闻
—分享—

  苏 静

  就像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才女都是命薄的逻辑,“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等形容古代文人的字眼说明文人也必定是身体“弱”的,说“有病”似乎过于严重,但不应该是身体健硕之人。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唇红齿白,如女孩一般乖巧温柔,是大家对文人的认知。只要黑、壮、胖,且形貌粗陋,不管高或者矮,都不符合大家心目中理想的文人形象,太高的是黑铁塔,太矮的则是土行孙。总之,瘦瘦弱弱,斯斯文文,甚至病病歪歪的才是文人。

  俗语说:“文人不流汗,流汗不文人。”与古代武人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强壮体魄,运动得浑身臭汗不同,古代的文人似乎是不用上体育课流汗的,他们只要头悬梁、锥刺股地苦读,中了科举,做了官,就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了,一辈子做个悠游自在、风雅脱俗、琴棋书画、吟诗作赋的文人。但其实远非如此,文人的道路并不好走,不是会读几本书、会写几个字就能成为文人的。

  古代文人必经的科举考试就是一条漫漫长路。从普通学生到中秀才,再到府学、县学,可谓层层考核、层层筛选、层层压力、层层打击,不合格的就要降级、除名。想混,是不容易的;心理素质不强,是不行的;身体太差,数十载寒窗苦读是熬不下来的。

  作为一个靠脑袋吃饭的文人,即使可以“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起码要有一副健康的、不给你拖后腿的体魄,因此日常锻炼身体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文人锻炼身体时也免不了要出汗,但他们还是坚守“文人不流汗,流汗不文人”的信条的,流汗在他们看来终究是不雅观的。文人们自有“不流汗”的健身方式。古语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是很讲究“游学”的,就是天南海北地到处走。例如司马迁为了写《史记》,跟随父亲几乎把全国各地都走遍了。这样四处游学,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还能增长见识,提高实际生存能力。

  古人经常跑到山林、寺庙中去读书,像古代有名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都是处在深山老林里。这些地方环境清静,没有世俗地喧嚣搅扰;还有一个就是山林、寺庙中空气好、水好,出产的粮食也纯天然。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读书,读累了就在四处散散步,吼几嗓子(文人很喜欢在山野中啸歌,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有韵律地吼叫),清风明月、鸟鸣泉吟,心情不可能不舒畅,身体不可能不好。

  古代文人热爱自然,喜欢回归自然。如骑着驴到郊外访诗,划着船在赤壁泛舟,或者爬到泰山最高顶,攀到华山最险处,甚至天气好时,班都不上了,直接到郊外踏青。古代文人的消遣活动很多种,其中很多还是体育活动,比如马球、蹴鞠、跳舞等。比如苏轼、欧阳修等文人都能“踏莎”,“踏莎”就是按照一定的节拍和韵律载歌载舞,对身体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