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 兵
一晃,杨福音先生从客居的广州回到长沙,已经两年了。
中秋佳节,得浮生一日闲,拜访杨福音先生。鹅羊山脚下,双来书屋外,杨先生穿着短袖汗衫出来迎客。画室内明亮柔和,素雅安静,屋外流水潺潺,绿意盎然。适逢记者采访,我灵机一动,索来纸笔,边听边记,当一回学生。
每天都是从头开始
“每天上午画画,画画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按部就班地过下去。”
“画画最好是没有功利思想。就像农民种田,他并没有一锄头下去就要有什么收获的想法。每天做,自然就有收获。以前,我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没多少体会,到了一定年龄,体会深了。”
“有的人画得久,有的人画得不久。画得久,是因为他对画画有兴奋感,画画对他有诱惑力,还有未知的东西想去摸索。科学发明也是这样,是对不可知的东西进行探索。”
“上帝和老天爷,给我们设置了一张一张门,由外而内。你只有打开一张张门,像剥笋一样,慢慢地,才能接近中国画最核心的东西。”
“现在的生活状态,一直是这个样子,过日子。不管是谁,都是打发日子,快乐、幸福,日子就易得过;不快乐、不幸福,就度日如年。画画最好打发日子。”
“每天早上起来看太阳,高兴得不得了,感觉大有搞头,人很小,又是从头开始。也有点像一个人关在牢里很久,放出来了,很高兴,要从头开始的那种感觉。”
新果子从老枝上长出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自然的东西,树上结了新果子,树枝是去年的树枝,是老的树枝,果子是新的。这就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果子只有在老树枝上长出来。”
“新从旧来,没有旧,哪有新?”
“创新最好没有这个意识。不要时时想着创新。一段时间后看,有不同的东西,这个不同的东西就是创新。创新不是计划好、安排好的,是自然来的,是偶然的,来的时候自己都不晓得。”
“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适合继承的,一类是适合创新的。适合继承的往往是向后看,是绝大多数,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很完美了,继承也很可贵,是财富。创新属于凤毛麟角,创新的人总是有意见,总要问为什么、还有没有路可走,总是要挑毛病!”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以前以为自己是栽树,实际上是先乘凉后栽树。年轻时是乘凉,古人栽了树,享古人的福,等到自己成熟了,再栽树,让后人乘凉。”
“人类历史、文明史、文化史的进化,都是既乘凉又栽树,既栽树又乘凉,周而复始。”
杨老师说什么,我就记什么。边记边时有欢喜在心里面跳动。
后来在雪来陪同下到鹅羊山上转了转,这里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林木茂盛,曲径通幽,一两个地方还能闻到淡淡桂花香。
站在山顶,远远的就是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