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恩泰
韩国辉先生一直很忙,看见书稿我很惊讶,哪里来的时间?他解释是因为少觉,每天只能睡着3小时,他把睡眠的时间用来保存自我的思考。
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旅行。马路上是在堵车吗?不,那是一场旅行。挂号看病呢?也是旅行。结婚、读书、工作,无一不是旅行。足不出户在家里,还是在人世旅行。旅行,有的出门,有的不出门。有的带行李,有的不带行李。有的自己意识得到,有的不自觉恍若梦里。我和老韩玩笑说:这个意义上,世间所有的卫星电视台都是旅游卫视。老韩这次是把他眼里的世界用一场写作的旅行表达了出来。
一次聊天,喧闹的场合,一个朋友佩服老韩的精力和经历,略带家乡口音夸了老韩一句:“你是个很丰沛的人!”老韩没醒过神,问:“什么?”朋友又强调了一句:“丰沛!”老韩没接话,闷闷不乐很久,后来问他怎么了?他说:“原来在你们心里我是个崩溃的人。”而这本书里,他用丰沛的阅历,说出了让我们崩溃的观点,还让我们别生气。
他打破了我们对城市、对旅行的固有观点,在老韩这里,伦敦不再是绅士淑女的代名词,而变得拐弯抹角、口是心非,巴黎也不再浪漫而优雅,而变得傲慢且低效。他质问那些在人挤人的沙滩上找角度拍照片的人,旅行是为了让自己愉悦,还是为了让别人看到照片?他揭穿千户苗寨里的苗族姑娘的大裙子下面穿着蓝色的牛仔裤。他要拉黑所有要在飞机上开通无线网络的航空公司,因为不想在飞机上还被人找到。老韩直白得可爱。
有趣的未必是“出发”,“在家”的生活也未必乏味无聊,享受过程就好。
有一个室内旅行家名叫塞维尔·德·梅伊斯特,在1790年写了一本《我的卧室之旅》,那一天他穿着粉红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睡裤,锁上门,从沙发开始他的那次旅程。这种不出门却又如此自觉的旅行很是稀有。梅伊斯特不是疯子,更不是井底之蛙,他曾远行至意大利和俄罗斯,曾在阿尔卑斯山煎熬过整个冬季,还曾在高加索与俄军交战过。
远行的目的,也可能是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一景一物。
作为一个演员,我的每一次角色都经历了一次旅程。表演最怕不能自拔,而老韩的文字让我发觉,他在自己的旅途中是跳脱和反省的,他其实是清醒的旅行者,他的观点一直在构建完整的视野,抵御往往猝不及防的价值崩溃。老韩说的这些话号称偏见,但他的眼神,却一直朝向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