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光曙:一个“文学既得利益者”的励志故事

来源:常德晚报 作者:徐志雄 编辑:李子璇 2016-11-03 14:58:44
时刻新闻
—分享—

  徐志雄 文/图

  周光曙,网名老洲,汉寿人。高中肄业后历尽坎坷,从马路苦工到自由撰稿人再到期刊编辑。曾蒙冤入狱五月。历任《新闻天地》杂志采编中心副主任,《生命》杂志编辑部主任,《知音》杂志编辑部主任,创办《清风》杂志任副总编,现为湖南日报集团《华声》杂志副总编,兼常德市工商联《德商》杂志总编辑。著有长篇小说《情伤海南岛》,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痴子”的磨难

  周光曙讲座的主题是:“新文学,新传媒”。

  他一走上讲台就说:我走上这个讲台是诚惶诚恐的,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是一个文学痴子,后来成了一个“文学的既得利益者”……

  “文学的既得利益者”当然是谦词,周光曙的文学之“痴”,朋友圈子里无不赞叹。

  周光曙出生在汉寿县龙潭桥乡(现龙潭桥镇)。少时,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高中一年级时,因哥哥谈了一门亲事,家里实在没钱让他再上学,他便辍学在家。从小学起,周光曙就被老师称为难得的“文学苗子”。不知天高地厚的他曾找乡长大谈“改变家乡”的宏大理想。乡长被这个十多岁的毛头小伙感动了,为其担保贷款200元,办起了启明文化室和启明星文学社。

  他希望自己像启明星一样引领贫困家乡走向富裕。

  然而,文化室引起一阵轰动后,因收益甚微而难以为继。本来,他有机会被乡政府特招为文化专干,却因自办的油印刊物《启明星》上刊发了他的一篇小说,涉嫌影射当地党委书记而被其拍桌怒骂,招干的事自然也就告吹。

  此后,周光曙和他的小伙伴们养过兔子、蚯蚓、福寿螺等等,都因各种原因失败了。

  1988年正月,周光曙找同学借了一百元钱,离家出走了。

  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武汉市武昌县农民周基湖养蝎成为百万富翁,成为全国致富典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他决心前去学习取经。

  他花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却没有找到心目中的农民英雄,几乎流落在武汉街头。

  好不容易找到了周基湖,他却发现这个“英雄”竟是坑害农民的骗子。他向湖北日报记者反映情况后,受到了周基湖的迫害,被陷害入狱五月。

  “这些磨难,让我成熟,也成了我的人生财富。”周光曙对记者说。

  周光曙告诉记者,真正让他成长并走上文学道路的,是海南那段难忘的岁月。

  无罪释放后不久,他去了刚建省不久的海南。在那里,他实在找不到工作时,就做起了马路苦工,坐在马路上给过往的建筑车队装沙,晚上则住在一栋废弃的楼房里,点着蜡烛写作。他的文章一篇篇在当地报刊发表,可是因为没有通讯地址,报社没办法给他寄稿费。一次他的散文在三亚获得征文一等奖,三亚市文联领导孙凯亲自开着摩托车在周光曙投稿信上描述的废楼周边打听、寻找。终于,孙凯见到了装沙回来蓬头垢面的周光曙,不禁潸然泪下……

  在孙凯的帮助下,周光曙成了三亚文联《三亚文艺》杂志的一名编辑。此后,他不仅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还在《海口晚报》开设了“迷你小说”专栏,并以海南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情伤海南岛》。正是从那时起,他用文学作“敲门砖”,开始了自己的传媒事业。

  传媒才俊的执著

  周光曙在三亚一呆六年。

  1997年,在文学领域已小有名气的周光曙回到汉寿老家,任县文联《汉寿文艺》报主编,利用这个阵地,他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2000年,《常德晚报》创刊时,他任汉寿发行站站长,并在发行工作之余,采写了大量深度报道文章,大篇幅在晚报发表。

  2001年,湖南日报旗下的《新闻天地》杂志来函邀请周光曙前去做编辑、记者,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传媒生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开始给国内名刊《知音》杂志写稿,以赚取最低千字千元的稿费。

  在这段日子里,周光曙多次卧底,曝光了多起大案要案,并远赴海南,将故伎重演、坑害农民的所谓养蝎大王周基湖予以曝光。最终,周基湖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2002年,湖南省计生委创办一本名为《生命》的杂志,执行总编辑、著名杂文家魏剑美礼聘其出任编辑部主任。2003年底,在《知音》上稿多篇后,《知音》杂志派了一个主编过来,以“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邀请其加盟《知音》。

  “在《知音》工作七年,那是我传媒生涯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周光曙坦言。

  《知音》编辑的等级制度森严,每个等级之间的底薪差别就有上千元。周光曙从编辑做起,连升四级,当年就成为《知音》的主任编辑,并任编辑部主任职务——这在《知音》编辑史上,尚属首例。连续两年,周光曙在《知音》采编的稿件,获得万元月奖的同时,获得年度两万元奖。一时间,周光曙在中国特稿界声名鹊起。

  “在《知音》,个别编辑记者受利益驱动,会故意造假,我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那就是:不做假稿,”周光曙说,“不做假稿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就像当初朱总理给财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不做假账’一样。”

  凭着对新闻理想的这份执著,周光曙开始在传媒界确定自己的江湖地位。

  自媒体探索者

  2010年,湖南创办一本反腐倡廉的大刊《清风》,周光曙以特殊人才引进方式回到了湖南。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周光曙带领其团队,将《清风》杂志推向全国,成为该领域的一面旗帜。

  2012年,周光曙又被邀请加盟湖南日报旗下的《华声》杂志,任副总编。

  党报旗下的媒体,更注重的是导向,也就是党性原则,这一点,对于曾在纯市场化媒体严格磨砺下的周光曙来说,有些不适。好在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工作之余,他玩起了自媒体。

  因为在传媒界的影响力,长沙市常德商会成立时,特意邀请他以传媒人的身份入会。在这个团体里,周光曙开创了另一方天地。他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新德商”,讲述常德故事,弘扬“德商”精神,很快引起各方关注。

  蓦然回首,不觉已近知天命之年。有感于自己的传媒生涯,周光曙觉得应该给后来者留点东西,于是,他将自己在《知音》所采写的文稿及《知音》编辑部的故事精选成集,分成六个章节,在每个章节前附上一篇“采编手记”。他将这一部近三十万字的作品取名为《我的知音“套路”》,从细节入手,深度解析了纪实类新闻报道台前幕后的方方面面。此书将于近期隆重上市。

  今年8月,周光曙将自己的人生故事写成了长篇自传体小说《从农民到总编——一个“常德佬儿”的励志传奇》。该小说在微信公众号“新德商”上连载后,因其朴实的写作风格,收获了大量的拥趸,一度被媒体称为真实版的《平凡的世界》,产生强烈反响。目前,该连载已发表了三十七章,近二十五万字,北京多家出版社已与其洽谈出版事宜。

  “在自媒体的世界里,你会觉得,世界无限大,自己无限小。”周光曙的这一感慨,让人感同身受,生出无限想象。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