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因爱和希望而活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瑞 编辑:李子璇 2016-11-05 10:30:45
时刻新闻
—分享—

  朱瑞

  《绝望收藏室》是四川青年作家蒋林的新作,于近日推出。

  蒋林,四川省作协会员,同时也是巴金文学院的签约作家。目前已出版有《守望麦田》《隐蔽的脸》《爱与忠贞》等小说。

  综观蒋林的作品,爱与希望是他着力凸显的话题。这本《绝望收藏室》仍然延续了这一主题。

  《绝望收藏室》的主人公萧木是一位不知名的作者,3年前她在微博上留下遗言后自杀。半年前,她的两部未出版的作品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大作家墨非的家门口。墨非被萧木的作品打动,写下《寻找萧木》的文章,并引起轰动。后来,墨非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告知萧木想见他。于是,墨非带着疑惑,鬼使神差地来到一个废弃的院子里,见到了3年前已经宣布死亡的萧木。在与萧木的交流中,墨非得知了萧木这些年在绝望中挣扎,并努力寻找希望的人生历程。

  萧木童年孤独、生活不幸、理想幻灭。母亲去世、父亲消失后,她便辍学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在孤独、无助之中,萧木爱上了写作,并在写作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后来,她遇到了道貌岸然、居心不良的出版公司老总张古龙,并受骗创作了小说《夜天使》。张古龙用《夜天使》来污蔑竞争对手赵雅丽教授,并让萧木卷入一场纷争,不得不再次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逃亡的日子里,生活给萧木带来了一次次沉重的打击。这让萧木陷入绝望,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在绝望的深渊,萧木总是想到失散多年的初恋肖海波。她抱着寻找初恋的愿望,坚强地活了下来。萧木一边写作一边寻找初恋情人,一边在网络上开设“绝望收藏室”,倾听每一个在绝望谷底挣扎、在死亡边缘徘徊的人的故事,然后带给他们绝地求生的勇气和力量。通过“绝望收藏室”,萧木找到了肖海波。两个陷入绝望的人,两个都在寻找对方的人,终于在“绝望收藏室”相遇。萧木拯救了别人,也获得了自救。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将悬疑小说的紧张刺激与严肃文学的深沉大气结合在了一起,以精致独到的语言,在类型小说领域做出了一次有力的探索。

  大约是紧张刺激的情节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的缘故,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悬疑小说。缜密的逻辑推理、悬念迭生的情节设置,让悬疑类小说在市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表现。然而抛开精巧的情节,好的悬疑小说更应当是能表现出某种主题的文学形式。我常常想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这种问题空洞虚无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蒋林的这本书,让我隐约窥探到了一点东西,那就是爱与希望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动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绝望收藏室》中的大作家墨非曾经名噪一时,后来却陷入了婚姻与创作的双重困境,小作者萧木因为出版无门、生活艰辛而深陷绝望,在日渐孤独的踽踽独行中,墨非与萧木都在进行自我救赎。如果我们剥开作者赋予书中人物的这些苦难,就会看到作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是我们无论处于怎样艰苦的环境之中、处于多深的绝望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一点光亮,能燃起我们对于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而这个希望点的产生,往往就是由于爱。

  千百年来,人们以爱为食,从出生到死亡,从来没有离开过“爱”这个字。可以说,“爱”是人们永恒的精神食粮,因此任何对于爱的歌颂都是值得被肯定的。在这本书中,蒋林用他精致独到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看似荒诞不羁实则深藏于我们生活的故事,不论是两位主人公坎坷的经历,还是小说最后书店由“回归”改名为“灯塔”的情节,作者都透露出一种因爱和希望而活的信念,这点十分可贵。

  生命短暂,生活不易,寻求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我们为爱和希望而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