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父亲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刘向阳 编辑:王嫣 2016-11-22 09:49:37
时刻新闻
—分享—

杨杉 供图

  刘向阳

  火车内拥挤不堪,“咣当咣当”过了两小站,满头大汗的父亲才找到座位,拽我去坐,自己却把被褥当凳子,在过道空隙处缩下身子,不时被来往的旅客推来搡去。

  到校后,父亲顾不得擦汗,跑去食堂买了两份饭菜,红烧肉和南瓜汤。父亲把三分之二的红烧肉都给了我。一路颠簸摇晃,我早已饥肠辘辘,赶紧狼吞虎咽起来。

  “慢点,别噎着。”父亲看着我,黝黑的脸庞汗水涔涔。吃完后,我红着脸睃了一眼父亲没动筷子的碗。

  “我知道你不够,长身体嘛。吃,尽管吃,我不饿。”父亲把他的饭菜往我盆里倒,扒得很干净。

  “您真不饿?”我大口大口咀嚼。

  “不饿。”父亲爽朗一笑。我抹抹油腻的嘴,看见父亲从蛇皮袋里翻出一个软糊糊的煨红薯,拍拍灰尘,有滋有味啃了起来。

  “郭,沫,若,一九六四年题。郭沫若是谁?你们校长?”父亲指着校门上方遒劲有力的几个字问。

  “哈哈哈——”一些路过的师生哄笑不止,眼神里饱含着轻蔑。

  “不知道就莫乱讲,出洋相。”我低声责怪父亲。

  父亲羞惭一笑,送我至宿舍安顿好后,急匆匆地要去赶下午2点的火车。我准备去送送他。父亲却拦住我,叮嘱我发奋读书,不要像他一样没文化,连郭沫若是谁都不知道。我伫立校门口,目送父亲远去。父亲的身影被午后的太阳拉得很直很直。

  秋收放假,我回家帮忙收割晚稻。广袤无垠的田野里稻浪起伏,我和母亲挥镰割稻。父亲哼着花鼓戏小调,肩挑谷子,送往晒谷坪。

  “上次老爸到家,时间还早吧。”我问。

  “很晚了,八九点的样子。”母亲说。

  “也许是火车晚点了。”我猜测。

  “什么晚点?走路回的……他说省下坐车的钱,你就可以多吃几餐红烧肉了。”

  学校与家相距遥远,那时坐车也要几小时,饿着肚子的父亲竟然步行回家!我手中的镰刀滑落田间,眼泪在眶内打转。

  “这么远,为什么不坐车?就不累吗?”我追问父亲。

  “你是村里唯一进城读书的状元,想想都乐了,有什么累的。想当年修韶山灌渠,一个个拱锄背锹,早上来,夜里回,干劲十足。”父亲“嘿嘿”笑着,弯腰往扮桶里挖谷子,一簸箕一簸箕倒入箩筐。他的头发白多黑少,巴满了金黄的稻子,我强忍泪水,抱住他的头一粒一粒捋下来……

  父亲挑起稻谷走上了田埂,金灿灿的秋阳在他肩头晃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