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松岭
众所周知,吃好、睡好、心情好,与长寿息息相关。调养好身体,也有助于长寿。曹操早就说过:“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然而,一个人忙忙碌碌,生活充实,也能延长寿命。
华裔著名作家黎锦扬今年已是100岁高龄,曾以英文小说《花鼓歌》轰动世人。他谈及长寿秘诀时说,人越上年纪就越要忙才能够长寿。
如今,黎锦扬每天仍然坚持不间断写作。他写作完全是跟着灵感走,何时来了灵感就何时开始写,而写作时间的长短也完全看是否充分表达心中意愿,有时写作时间会很长,能达到六七个小时。假若不写的话,他会感到不舒服。黎锦扬说,写作能让他的生活忙碌、充实,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我们再看看杨绛老人。翻开杨绛的人生履历,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三十来岁开始创作,直到她逝世前的这一段漫长时间里,其散文、小说、剧本、论集、译作等数目很多,可谓著作等身。杨绛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百岁时曾写有《一百岁感言》。102岁时,她亲自校订了她妹妹杨必翻译的《名利场》,里面用铅笔做了很多修改。103岁时,《洗澡之后》付诸出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绛在她生命的每一天里,不是忙于写作,就是忙于家务,无时无刻不处于忙碌状态中。她是忙碌的,更是充实、知足的。而忙碌回馈于她的,是丰富了她的生活,延长了她的生命。
不管是黎锦扬,还是杨绛,他们不仅在享受忙碌,也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生活,更在享受弥足珍贵的生命。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推而广之,能长寿的,几人不热衷于“忙碌”?
忙碌,简单地说,就是有事在不断地催促着你去充实自己的生活。有事做,你自然就少有清闲,无暇去胡思乱想;有事做,你的手脚就会动起来,脑子转起来,身体棒起来,精神好起来。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过:“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美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