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工作时代:科技进化必将带来的新工作方式 王建国 吴斌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工作者将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而是借助互联网,在全球自由寻找工作,在任何地点、任意时间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创业者只需要有一个好点子,用一张信用卡,在家里就能在全球找到合作者,创造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你相信不远的将来这些都可以实现吗?如果这一天来临,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云工作时代:科技进化必将带来的新工作方式》为你解析。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孙珺
云工作时代 一切都将颠覆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仅只是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买到各种东西,也不仅仅只是通讯工具越来越全面发达,你可以和朋友“天涯若比邻”。更重要的是,思维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这个变化还将持续,甚至是颠覆。
《云工作时代》一书开辟了一条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研究新道路。格子间、早高峰、固定工资这些概念,已经逐渐在消失,人们现在已经有条件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本书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互联网信息社会等四个阶段人类工作形式的演变,从生产工具、个人需求、家庭、公司、科技、经济等多个角度论述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工作形式的特点。基于对人类工作史的考察,本书预测在未来的网络经济中,信息工作者将首先摆脱对公司的依赖,借助互联网,在全球自由寻找工作,可以在家里、咖啡馆、图书馆等任何地方完成工作,过上低成本、环保、自由满意的生活。
而公司将会借助众包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人才,组织形式将如同电影剧组那样,临时搭建团队,在完成任务后解散,而不需要花高代价雇用全职员工。我们将这种新型的工作方式称之为“云工作”。
数字化的东西可以摆脱地域时间的限制
本书的作者之一吴斌在接受采访时笑称,自己参与写作这本书,就是用云工作的方式完成的。
从公司或者组织的角度来讲,云工作不需要雇佣全职员工,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在互联网上找到所需人才,临时组建团队,任务结束,团队随即结算。好处是,节约养人和租用办公场地的成本。听起来轻松而美好,但其实云工作是有要求的,“对工作的性质有强调,即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或成果,可以转换成数字,在互联网上传输。”吴斌解释道,“只有数字化的东西,才能真正摆脱对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也就是说,云工作就是结果导向。“在云工作时代,没人关心你的身份,只要你能交出满意的工作成果,就会受欢迎。在美国,大约已经有34%的工作者正在采用这种工作方式。有些旅行者边旅行,边写博客,然后挣广告费维持生活,这就是一种云工作方式。”
本书的另外一位作者王建国介绍说,他的一个朋友,是个超级码农,他做了一次实验。在一艘游轮上旅行,不带现金,只带了一张信用卡,然后通过互联网接活干活,结果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对话吴斌:
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
广州日报:云工作时代办公费用、长期的人工费用都会减少,工作将会更灵活,那是否也意味着要淘汰一大批人呢?是不是意味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呢?
吴斌:每一次技术的升级,最先淘汰的就是落后的技术工人。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就让传统的木工结构的建筑工人逐渐没了工作。现在,大家都在说智能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简单的技术工作都有可能被机器取代。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机器取代不了。也就是说,未来人们从事的工作如果不能转化为数字,那么可能就会无工作可做。所以,云工作时代对一些人来讲,确实是最坏的时代。但对那些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来讲,反而是最好的时代。
广州日报:为迎接云工作时代,人们需要哪些方面的准备?
吴斌:云工作,看似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工作方式。其实不然,它是有条件的。首先,你做的工作是适合云工作的。或者你具备一技之长,能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找到需要你的人。如果没有,那你就需要快速掌握一项新技能。毕竟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以前学的什么不重要,之后能否获得新技能更重要。其次,工作者必须具备驱动力3.0系统,是自我驱动,有自律能力的人。如果习惯接受别人指令或者只能被动执行,那么可能就不适合云工作,云工作的自由不会让你获得自由,反而是焦虑。第三,你需要具备远程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要求会提高,远程工作大部分沟通是通过文字的,如果文字表达能力不当,就会给沟通带来不便。以后VR技术的发展,能虚拟出面对面沟通的场景,就更有利于云工作了。
最重要的一点准备,是在心理上认识到人们的工作方式将发生这种改变。这个心理的坎如果过不去,上面说的都没啥用。认识到了,我们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和改变。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
这本书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论述,帮助大家在认识上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