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新河正街时在开福寺隔壁的新河完小读书,放寒暑假常常被两个姐姐带着去撑板车。那时新河有个粮食码头,在现银盆岭大桥靠南边的地方,时常有拖板车的搬运工到那里拖粮食等食品运往伍家岭某仓库,我们也叫它“运食码头”。
从运食码头撑到伍家岭下面,大姐单独撑一辆板车可得五分钱,我和二姐力气小一点,两人合撑一辆可得六分钱,用这些钱我们可以买自己喜爱的小人书看,买“扯麻糖”(儿时一种粘芝麻的牛皮糖)和“老鼠屎”(一种陈皮制成的小吃颗粒)吃,夏天买绿豆冰棒、奶油冰棒吃……可惬意哩。
哪天运气好,我们可以碰到运“古巴糖”(一种黑色略带苦味的红糖)的板车。我们“撑板车一族”每人都带有一管用圆珠笔管“打磨”的“吸糖神器”,用磨得尖尖的那一头插进装古巴糖的麻袋,一边撑板车一边嗦红糖,苦是有点苦,但怎么那也是糖啊,香香的,甜甜的,等撑到伍家岭下已是个个吃得“眉闭眼闭”(长沙话吃得很满足),赶快把嘴巴一抹,怕拖板车师傅发现我们偷糖吃。抽出圆珠笔管赶紧塞入裤兜,接过搬运师傅的几枚硬币欢天喜地、又蹦又跳地走了……
看官可能会问:伍家岭那时不是有个陡岭吗?既然撑板车为什么不让你们撑上坡?各位有所不知,当时在伍家岭“双鱼咬合”立交桥底下大概靠西南角的地方,设有一个专供搬运工拖板车上坡的“爬坡机”,依陡岭路边砌有一个上高下低的水泥平台,平台上有两根粗粗的钢缆绞索贯穿整个水泥坡面,“爬坡机”顶端建有一个有专人看管的绞索机房,搬运工到这里只需摘下挂在板车拖把下的一个带粗麻绳的铁钩,将铁钩挂上绞索由绞索轻松带上陡坡,不需要我们撑的。
遥忆童年那段“撑板车岁月”,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呀。
■黄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