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宝宝,加油!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龙婧婧 编辑:王嫣 2017-02-13 13:56:13
时刻新闻
—分享—

  龙婧婧

  “妈妈,妈妈”,睡梦中我被这叫唤声惊醒,只见儿子正面朝我坐着,小手揉着惺忪的睡眼。“咦,宝宝你是在叫妈妈吗?”我疑惑地问道。儿子现在一岁八个月了,能说许多双音叠词,如爸爸、爷爷、姐姐、汪汪、猪猪等,也能说其他双音节词,如阿姨、鸡蛋、枸杞等,甚至还能跟着电视广告说一些三音节词,如“湘江漆、放心漆”,可是他最大的发音难点就是很难将“妈妈”流畅地连读,而总是“妈”“妈”地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每次我教他读时,他总是认真地看着我,然后抿下嘴,再使劲张开,可最终听到的还是停顿断续的“妈”“妈”两声。孩子的世界我真是不懂,说一声“妈妈”有这么难吗?

  而就在清晨这一刻,儿子嘴唇张合之间,我分明听到了他清晰地连读发声“妈妈”。我喜出望外,一把将他揽入怀中紧紧地亲着他肉乎乎的小脸。我想这是他送给我的一份新年惊喜。

  儿子咯咯地笑起来,喃喃自语道:“妈妈、爸爸、爷爷——”我细心地听着,儿子正把他现在已经会说的各种词语逐一复述,这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吐字发音里包含了他的努力,实现了他流畅说出“妈妈”的跨越。我忽然发现,每一个在成人看来轻而易举的行为,对孩子而言却要不断地努力。

  儿子十个多月的时候可以扶着床围栏站起来,从只能站一小会到站得更久,渐渐地,他开始扶着围栏慢慢地走几步,后来,他可以在我们的扶持下走走。有时我在他走稳时,悄悄放手,可他猛然发现后,立马停下来,两只胳膊张开直扑入我怀,脸带哭样地耍赖不走;有时我鼓励他自己走路,他眨巴眼睛地看看我,小腿弯曲、提起,刚要迈出去却又在着地的瞬间收回,忽闪的目光里掠过一丝胆怯和犹豫;有时他也主动尝试练习走路,两手张开、身体前倾,像只小鸭子一样左右摇摆前进,那颤颤巍巍的模样直让人捏把汗。

  从可以站立到可以独立行走,他用了3个多月。在最初独立行走的那段时间,他常常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又爬起来,小小的身体在地上灵活地翻滚着,小小的两腿却蹒跚地摇晃着,憨态可掬。独立行走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不仅是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标志,更是其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要经历跌倒的磨练,更要克服心理的畏惧,达到自我突破。

  走路、说话、玩耍,孩子在跨越每一个成长的节点,随着身体的长成,他用自己的方式掌握生活技能,获得自理、自立。人生像一场马拉松,像一场障碍赛式的马拉松。跨越每一个障碍时的心境、跨越每一个障碍的方式决定着这场马拉松的过程和结果。我想,不管结果如何,宝宝,我们始终在一起,努力!加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