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一碗面里的春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忠应 编辑:李子璇 2017-03-24 09:41:55
时刻新闻
—分享—

  周忠应

  春分到来,年远了。丰盛的腊肉,肥硕的鱼鲜,傲人的鸡鸭,逐渐远去了。晒江南的食物,晒饺子的东北年夜饭,晒塞外的牛羊肉串,成为所有对吃喝有偏好的人的游戏。新年的光景总是匆匆忙忙的,才刚刚享受愉悦的桃符万象,转眼就回归三餐一宿的日子,回到早上起来一碗粉、一碗面条的日子。

  粉是长沙米粉,面是克明面条,寻常湖南人家的早餐。看食堂的阿姨下面,看面条在滚烫的水锅里翻滚,看来来往往的同事就餐或者聊天,看阳光洒落在窗台,照耀在餐桌上。

  第二天,或许是一碗炸酱面,或许是炒粉,或许是过桥米线。在长沙,早餐不温不火。有人吃,有人爱。还好,我们食堂的早餐非常丰富,有包子馒头,有稀饭豆奶,有油条玉米,但我喜欢下一碗清汤面。尤其是在这春分时节。

  生活不是诗,生活创造了诗。我们在一碗面条中深入鸡年的生活。一碗好面,从春分开始;一首好诗,从春分起行。

  立春之后,我们再也不能拿水浸糍粑。浸糍粑只能用立春之前的冬水,立春之后,春水开始泛滥。而这个时候,尤其是用春分之水煮的面就更好吃了。冬水细菌少,能让食物保鲜,而春水富有生机,是煮面熬汤最好的选择。

  每年的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黄经为零度时,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正当春季90日之半,是以古农历称之为春分,为二十四节气之四。春分节气之内海棠、梨花、木兰将陆续绽放。古语谓之:一气三候花信风是也!

  在周代,有春分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皇帝祭日时: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拜九叩之大礼。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在民间,春分这一天,有竖立鸡蛋的习俗,就是选择新鲜的鸡蛋,能够将鸡蛋竖立不倒为胜利者,成功竖立鸡蛋之人将会在新的一年里福星高照!

  小时候,每到春分就能吃上一碗母亲煮的面条。我们那里有谚语云:春分吃面,益寿延年。现在才知道,春分吃面有着太多的文化与奥妙。那时候穷,吃一碗清汤面是一种奢侈。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在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其一是说一天时间昼夜平分,各为 12小时;其二是说春分正值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春季。在这风和日丽、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走进诗人骚客笔下的 “春分”节气,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然后,泡一杯香茗,捧一卷诗书……

  在我心里,春分就像母亲,母亲牵着烟花三月站在惊蛰的雨巷里,她把春天拉成细细的雨丝,并把这些雨丝下在暖暖的春风里,为她的亲人煮一碗最有温度的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