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玩邮票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学成 编辑:王嫣 2017-03-27 09:00:16
时刻新闻
—分享—

  杨学成

  明朝的憨山和尚有两句偈语:“谁知日用头头事,尽是无生最上禅。”意思是说:佛理虽然高深博大,其实都起源于寻常“日用”之间,贯穿在人生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他是和尚,当然谈的是“禅”。我们不谈“禅”,可以谈谈文化,文化也像“禅”一样,起于“日用”,成于“日用”,在日用之中形成、发展、积累和演化,显示其无穷的魅力。

  集邮也是一种起源于“日用”,经过长期的沉淀发展最后形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邮票、信封,原是为了通信之用,是一种完全实用的东西。可是人们在寄信贴邮之间,慢慢发现,除了实用之外,还可以在小小的邮票与信封上大做文章,方寸之大的邮票,手掌之大的信封,承载的不仅仅是书信本身,而是大千世界。时至当代,实用的邮票与信封似乎都在远离,都将消逝,而集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方兴未艾,长盛不衰,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我第一次看到邮票,是在父亲的家书。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到云南支边,家书不断,我作为家里的“小知识分子”,负责接信、阅信和写回信,开始跟邮票与信封还有邮局、邮筒打交道。那时候根本没有“集邮”的概念,更不知道邮票世界还有那么多名堂道道。当时只是觉得花花绿绿的邮票好看好玩,便随手把家书上的邮票一张一张摘下来,夹到一个小本本里,日渐积多,没事时翻着看,非常有趣。年岁渐大,见识也增加了,才知道原来有一种爱好叫“集邮”,古今中外有无数爱好者毕生乐此不疲。就这样,我便“自动”加入到了集邮爱好者的队伍,由一时的“玩兴”变成了终身的癖好,至今五十多年矣。

  任何爱好,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终身之病”,不可遏止。半个世纪以来,为了集邮,不知发生过多少故事,其中甘苦,唯有自知。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次出差到衡阳,按习惯先跑邮局,看到一套齐白石作品的特种邮票,正是我寻觅很久而未得的宝贝。当时的定价是四十多元,而我每月的工资也才五十元上下,口袋里带的钱也只有这个数。可是我毫不犹豫,一下买定。出门时囊中顿空,却兴高采烈,根本没有考虑在异地的食宿如何解决。当然集邮的途径并不完全是购买,甚至主要的不是购买,而是寻找和收集。在寻找和收集的过程中,有“闻声不可见”的遗憾,有“油壁香车不再逢”的失落,有“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奇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狂喜。我以为,集邮的趣味,真不在谁的邮品很多、很稀罕,而在于这一次又一次的奇特经历和那些不能忘怀的故事。

  玩了几十年的邮票,虽然花费的时间精力很多,但收获也不少。如今,我的邮票邮品收藏越来越丰富,形成的专题邮集也越来越多。至于好邮票、好专题、好名声,这些似乎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玩邮票让我进入了另一片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增知识、长见识、见世面、学道理、悟人心。玩邮票之魅力,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