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糯米青蒿社饭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焱华 编辑:李子璇 2017-04-07 09:47:44
时刻新闻
—分享—

  李焱华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晚唐诗人王驾描写春社的诗句。在湘西的土家苗寨,春社是一种传统习俗,俗称“吃社”,其隆重程度不亚于春节。“五戊一社”,老人常这样说,意思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即为社日。戊日属土,这天也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每年此时,山野里花开草长、清香四溢,令人陶醉。在繁多的花草之中,有一种名叫青蒿的小草,在田头地角、清溪道边肆意生长,它是社饭中的主要原料,青蒿以叶细背白者为最佳。

  每到春社,家家户户的妇女和小孩会到田间地头去采撷鲜嫩的青蒿和野葱,准备煮社饭。将它带回家中,用清澈的井水清洗干净,切细碾碎,反复捏揉,去尽苦水,放在铁锅中,用小火焙干。同时,把野葱、腊肉等洗好切成丁,炒熟后与青蒿搅匀。这时把雪白的糯米,也可以掺和一些粘米,放入滚开的铁锅中,稍微煮几分钟,把米舀出,放入筛中,漏尽水分,倒入簸箕,与水蒿、腊肉等拌在一起和匀,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焖制。约摸半小时后,铁锅开始散发诱人的社饭清香。揭锅看社饭,热气腾腾,芳香四溢,那色泽青白杂糅,泛着光亮。入口,则松软清香、油而不腻、老少皆宜,特别是那诱人的锅巴,又香又脆。当然,社饭也可用木甑蒸熟,味道也相当不错,只是少了那份难得的锅巴。

  儿时,每到春社,学校会放半天假让孩子们欢欢喜喜吃上一顿社饭,大家少不了要包上一大碗或一小缸,到学校分着吃。

  社饭香飘十里八村。在湘西,每年“吃社”时节,都要把煮熟的社饭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赠送一些,特别要送些给孤寡老人,大家共同分享美食。

  香喷喷的社饭,在每一个春天里,带着浓浓的祝愿,传递着深深的情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