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敦颐的思想地图》篇目14:西湖夜放白莲花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王嫣 2017-07-08 11:08:43
时刻新闻
—分享—

  衡阳郑氏家族源于春秋时期的郑桓公,祖籍为开封陈留。东晋时因战乱离开河南,几经辗转落籍衡阳,定居于府城西郊望湖门外西湖北岸凤凰山。《郑氏族谱·源流序》中有“仰东京之遗风,沾西湖之余润”语。郑向随父亲郑灿“世居衡阳西湖”,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中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濠州,徙蔡州。召试集贤院,除三司户部判官,修起居注。迁度支员外郎,为盐铁判官。出为两浙转运副使,以功擢知制诰。后出使契丹,再迁兵部郎中,提点诸司库务。最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卒于任上。郑向长于史学,精通《周易》,学问渊博。著《五代开皇记》三十卷,填补五代史空白,又著《起居注故事》三卷,为宋初湖湘大儒。

  郑向要求子孙后代读书甚严,以“一门五进士”而留名青史。次子郑平青年聪颖,于天禧三年(1019)举进士甲科,官永州判官兼监衡州茭源银冶。后来长子郑本、三子郑革及孙子郑总(郑平之子)先后进士及第。郑向在到汴京为官之前,居住在衡阳西湖老家,著书立说之余,尽心尽力抚养辅导郑家子弟读书明理,还特意在西湖凤凰山故宅门口的池塘修建读书亭、讲易台,亲自为子弟们授课。

  有这样一个舅家,有这样一位舅舅,少年周敦颐自然少不了经常随父母到衡阳探亲。聪颖好学、聪明睿智的周敦颐走到哪学到哪,最喜欢舅舅家的读书生活。郑向也非常喜欢和器重这位富有灵气而酷爱读书的外甥,因周敦颐特别喜爱莲花,他特意在塘中遍种一种叫“祁阳白”的白莲花,将读书亭称为“爱莲亭”。每至夏秋时节,爱莲亭畔荷叶田田,莲花艳艳,微风习习,书声琅琅。

  周敦颐特别喜爱莲花,幼年时,每到夏天,就钻进楼田门口池塘的荷花中与小伙伴相互嬉戏,他爱莲叶的洁净,爱莲花的美艳,爱莲茎的直挺,爱莲藕的圆实。在他幼小纯净的心灵里,仿佛与莲花有一种相近相亲的联系,好像自己是由莲花投胎而来。荷叶被风吹动,是在向自己招手去玩耍;荷花开放,是在对自己微笑示意;莲子成熟,是在召唤自己:快来采摘我啊。那莲花有点像自己,而自己又有些像那莲花。

  舅舅建了读书亭,周敦颐喜爱得不得了,一看到那些可爱的莲花,他的心就安静了下来。白天他与小表哥表妹们一起读书,晚上他就留在读书亭边的小屋里,一个人专心夜读。日久生情,他与莲花的感情愈来愈浓,仿佛一天也离不开它。

  有一天夜里,他正捧着《论语》在细声地诵读,忽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打在田田的荷叶上哗哗作响,屋檐水、地沟水哗哗地流进荷池,扰乱了一池的宁静,搅浑了一池的清气,也干扰了周敦颐读书的静心。他越看越迷乱,越读越迷茫,一点也打不起精神来。将书一合,打起了瞌睡。

  原来这是一只专门啃书的书虱妖怪在作怪,他见不得周敦颐这样“书不释手”的读书虫,便搬开石鼓潭底那面石鼓,从潭底隧道跑到东海,趁龙王睡觉时,偷来一袋海水,在西湖读书亭的上空洒海水,降大雨,以此来扰乱周敦颐的读书心。

  浊气熏天,雨声充耳,寒意袭身,蚊虫乱舞,周敦颐被吵醒了,又烦又躁,一点也不想看书。而就在这时,夜空中好像突然撑开了一把巨伞,又好像雨长了脚一下子跑向远方,倾盆大雨顿时停了。一会儿,一股清凉之风从荷叶中飘来,弥散着淡淡的莲花的清香,往荷塘里一看,雨后的荷叶闪动着微微的夜光,一切又归复到原来的宁静。

  经历了一番嘈杂和迷乱,周敦颐的心更静了,又捧起了那本《论语》轻声地诵读起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轻声的朗读,好比一曲古琴音在荷叶上流淌,飘于夜色,落入水底,是那样的和谐悠扬。无意间,一支白莲自荷叶间升起,慢慢地舒展开放,荷叶底下好像有一群鱼儿在漫游,不时弄出哗哗的水声。那朵白莲花好像坐在鱼儿身上,环游在读书亭周边,又好像伴着读书声在翩翩起舞。听到这阵阵鱼儿欢游的水声,周敦颐慢慢地抬起头寻声望去,只见荷塘绿叶之中,一位素裙飘袂的美女在挥舞长袖,不一会儿,她竟然从荷塘中慢慢升空,步入读书亭中,在自己的窗前张望。周敦颐连忙起身,开门相看,那女子却忽然消失在荷塘夜色中。待他跑到读书亭里,向荷塘深处望去,那一朵朵的白莲花正在慢慢地开放,不一会儿,荷塘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莲花,整个读书亭顿时弥漫着浓浓的莲香。周敦颐呆呆地站在读书亭里,过了好久好久才回到自己的书屋。

  第二天一早,周敦颐将这事告诉了舅舅,郑向吃惊不小,但马上又归于平静。他知道,这便是传说中的“白莲仙子伴读”,这事发生在外甥身上,真是大吉大利,对外甥更生欢喜。但为了不泄露天机,他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外甥的小脑瓜,轻轻地告诉敦颐:“那是你做的一个好梦吧。”

  为纪念这个好梦,周敦颐任郴县县令后,曾在空闲之时来到衡州,到凤凰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一包莲籽撒在西湖中,然后请人修缮故宅,筹办书院。书院建成后,他将其命名为“濂溪书院”。从此之后,公务空闲之余,途经衡州,便到这里讲课授徒,传道授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